金庸的武俠小說耐人尋味,即便全書落下了劇終的帷幕,讀者們仍是意猶未盡。好比在《倚天屠龍記》的末尾,張無忌退出了明教,將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隨後帶著趙敏遠赴蒙古。
張無忌的故事寫到這裡就戛然而止,張無忌、趙敏去了蒙古之後真能塞外牧馬放羊嗎?他們真能退出這個紛紛擾擾的江湖世界嗎?
張無忌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正如金庸在《後記》里寫的那樣:《倚天屠龍記》一書,因為結構複雜,情節紛繁,漏洞和缺點也多,因之第三次修改中大動手術。最主要的更動是:張無忌最後沒有選定自己的配偶。我一直相信,歷史並非命定,充滿了偶然因素,人事也是這樣。張無忌最後與趙敏前往蒙古,從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現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趙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為了明教而不得不獨自回中土辦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離……
金庸明確提到,張無忌可能不得不獨自回中土辦事。他要辦什麼事?獨自一人的他如果再次邂逅黃衫女會不會擦出愛的火花?
一、偷襲
張無忌退隱之後的數年裡,江湖太平無事。一日,武當派的開山鼻祖張三丰得知門下弟子張松溪數日未歸。
讓張三丰始料未及的是,7天之後,竟有一群村民抬著張松溪的屍首上了武當山。屍首的臉上蒙著白布,但從屍首身穿的衣褲來看,正是失蹤多日的張松溪。
張三丰雖然已有一百多歲,仍是心頭大震,他失魂落魄地走進張松溪,趴在身上嗚咽了一會,正當張三丰掀開張松溪頭上白布的時候,只見寒光一閃,眾人還沒來得及驚呼出聲,一柄長劍已徑直朝張三丰的丹田處刺去。
這一劍來得好快,當真是快如電、疾如風。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無人能接得住這一偷襲,就算張三丰也不例外。只聽「噗」一聲,長劍的劍尖已經沒入了張三丰的小腹之中……
武當弟子大呼驚叫聲中,卻傳來了一男子的猙獰笑聲,此人正是宋青書。
二、奇遇
原來宋青書在屠獅大會上被俞蓮舟打成了重傷,被武當派弟子抬上了武當山,準備給張三丰發落。宋青書知道在劫難逃,他趁擔架小心翼翼拐過一條極其彎曲的山路時,竟猛地一翻身就從擔架上滑落,從而墜入了深不見底的深谷里。
宋青書只聽得耳邊風聲陣陣,正閉目等死之時,一頭大雕鳴叫一聲立時朝宋青書振翅撲騰而來。這頭大雕身材高大,雙翅展開猶如遮天蔽日。
宋青書的下墜之勢被大雕拍出的勁風卸去了一大半,儘管如此,宋青書跌落崖底之時仍摔得眼冒金星、不省人事。
不知過了多久,宋青書緩緩地醒了過來,映入眼帘的是一頭醜陋至極的大雕。這頭雕羽毛稀稀拉拉,腦門上還長了一個恐怖的紅色肉瘤。宋青書正詫異間,鼻息間聞到了一股腥臭之味。
宋青書定睛一瞧,只見大雕嘴裡叼著一物,此物尚且滴著紅色的鮮血,似乎是一枚蛇膽。宋青書心下雪亮,這頭大雕頗通人性,它竟叼來了蛇膽給自己補充體力。
宋青書當即就將蛇膽吞了下去,宋青書哪裡會知道,這蛇膽竟是菩斯曲蛇蛇膽,極其珍貴,只要服食一枚就能大漲內力。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大雕不斷叼來蛇膽讓宋青書服食,宋青書在蛇膽的功效之下猶如脫胎換骨,全身骨骼經脈恍如新生。
宋青書還在大雕的指引下去了一個難以察覺的山洞。洞中有一柄寶劍,劍柄上刻字四字:紫薇軟劍。
宋青書還在山洞的一角發現了一本劍譜秘籍,劍譜的首頁赫然寫著四個大字:獨孤九劍。
宋青書悟性本就不錯,他一邊服食菩斯曲蛇蛇膽,一邊苦練劍法。苦練多年之後,宋青書將獨孤九劍練到了至高境界,一劍擊出,竟有隱隱傳來了風雷之聲。
原來宋青書得到那柄寶劍正是獨孤求敗留下來的紫薇軟劍,在這柄寶劍的加持之下,宋青書在使出獨孤九劍最後一式破氣式之時,竟猶如飛天一劍一般勢不可擋。
加之張三丰哀悼張松溪之死沒有提防,這也難怪會被宋青書在偷襲之下一擊即中。
三、回歸
張三丰的死訊很快就傳到了張無忌的耳中。為了給太師父報仇,張無忌決定重返中原。不過張無忌知道此次回歸兇險至極,他留下趙敏,獨自一人趕回了武當山。
一個是當年叱吒風雲的明教教主,一個是邂逅奇遇、練成神功的後起之秀,張無忌和宋青書很快就在武當山的三清殿爆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
起初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配合九陽神功能和宋青書的獨孤九劍斗個旗鼓相當,但三百招一過,張無忌漸漸式微。
原來張無忌修煉的九陽神功需要童子之身的加持,而張無忌和趙敏在蒙古夜夜如膠似漆,童子之身早就蕩然無存。加上張無忌這幾年牧馬放羊,武學之道已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之勢。
忽聽「嗤」一聲響,張無忌的大腿竟被宋青書用紫薇軟劍劃了一道大口子,鮮血頓時涔涔而下。
「張無忌,拿命來吧!」宋青書一陣怪叫之後,揮舞著紫薇軟劍朝張無忌的咽喉刺去。這一劍來得好快,張無忌又傷了一條腿,如何避得了?
緊要關頭,忽見黃影一閃,張無忌已在三丈開外,原來古墓派的黃衫女再次挺身而出,救張無忌於危難之中。
古墓深處,黃衫女拿出家傳妙藥給張無忌療傷。張無忌心裡很清楚,此時的宋青書如日中天,他的獨孤九劍配合紫薇軟劍可謂是所向披靡,自己就算和黃衫女聯手也無濟於事。
正當張無忌眉頭緊縮之時,黃衫女遞來了一部秘籍,秘籍上寫著五個大字:黯然銷魂掌。黃衫女告訴張無忌,這門掌法乃神鵰大俠楊過所創,只要胸臆間的黯然之情越盛,掌法的威力就越大,就算宋青書的獨孤九劍再怎麼迅捷無比,在強大的黯然銷魂掌面前也猶如繡花針一般。
張無忌聽完大喜,當即翻開秘籍苦練。張無忌有全套《九陰真經》,又有乾坤大挪移的加持。只花了數個時辰,張無忌就練成了黯然銷魂掌。
一想到太師父張三丰被宋青書所殺,張無忌就悲憤無比。張無忌認為,以他如此心境,必能將黯然那銷魂掌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第二日,武當三清殿,張無忌和宋青書再次大打出手。讓張無忌始料未及的是,黯然銷魂掌雖然剛猛無比,但自己的黯然神傷之情似乎還差了什麼。
就在張無忌分神之際,宋青書劍花一抖,一招破掌式朝張無忌刺去。
張無忌本無可躲避,忽見黃影閃動,接著一聲嬌喘,黃衫女擋在了劍前,繼而倒在了血泊之中。
眼見黃衫女替自己擋住了致命一擊身受重傷,張無忌心中黯然神傷之情猶如洪水決堤一般一發不可收拾,他接連使出了黯然銷魂掌的倒行逆施和窮途末路,掌勁好似排山倒海一般朝宋青書奔騰而去。
宋青書的劍法雖然精妙,但一力降十會,他怎麼招架得住如此渾厚的掌力,在「啊」的一聲慘叫之下,宋青書口吐鮮血、氣絕而亡。
直到此刻,張無忌才猛然醒悟,自己居然被黃衫女激發出了如此之大的黯然神傷之情。原來張無忌在古墓的這些日子裡與黃衫女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二人年紀相仿,黃衫女又是尚未嫁人的處子之身,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加之黃衫女吹氣如蘭,張無忌不知不覺之下早被黃衫女的魅力所折服。
幸好黃衫女只是皮肉之傷,張無忌將黃衫女帶到了古墓包紮了傷口。在張無忌的悉心照料之下,黃衫女恢復得很快。歷經了這番風波變故,黃衫女也被張無忌的暖男舉動所傾倒。二人四目相對竟都是臉上一紅,急忙避開了對方的眼光,但仍是臉紅耳赤、心跳加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