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秋日生活打卡季#
提到山西「黑」與「灰」,「煤炭」。但是這兩天在查找避暑地的時候,意外發現這座「真·家裡有礦」的城市真是涼快的讓人羨慕!
曾經在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造就了無數一夜暴富的神話,「家裡有礦」,直至現在仍然是富裕的代名詞。
但就算如此,這座城市幾乎全網沒有攻略,也0熱度,就算18°的氣溫也沒有人把她當避暑勝地。
這裡也不是年輕人打卡之地,但卻是歷史學者熱衷的地方,喜歡的人來過10次也不膩。
這裡就是山西大同!
被煤炭耽誤 這才是大同的「真面目」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它坐落于山西最北邊,往北是內蒙古,往東是河北張家口。
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無數次被載入史,坐擁無數文化遺產,卻知名度卻遠遠低於其他八個,也從未被列入過旅行清單。
這裡留給歷史的名號實在太多:兩漢明郡、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更是被人們稱之為「北方鎖匙,塞外明珠」。
2500年的歷史給它蒙上了一層層神秘面紗,它釀造了不少傳奇,也為世界留下了無數瑰寶。就連林徽因與梁思成都被它的建築與文化所吸引。
如今已經是國家新能源城市,發展卻遙遙落後同類城市;如今是國家園林城市,旅遊開發卻遲遲不見成效……
它是山西人公認的養生天堂、避暑勝地,因為地處中原與塞外的三岔口,一年三百天藍天白雲,26.4℃的平均最高氣溫真讓人羨慕。
就算在炎熱的七月,這裡氣溫也非常涼爽,所以大同很少有人家裡裝空調,且由於早晚溫差大,晚上睡覺時還得加蓋一床棉被。
如今的大同還是空氣品質全省Top1,曾經入圍全國百佳呼吸小城,還有「大同慢」、「大同藍」、「大同爽」等享譽全國的名片。
大同,
跟你想的大不相同
以前的大同,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遷都於此,
它從一個邊陲小縣,
躍升為北中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後來她是歷代兵家必爭的「北方鎖陰之地」
是歷史悠久的「三朝古都」,
北魏在此都城,遼金在此設立陪都,
是明清重鎮,北線絲綢之路的起點。
曾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名城,
也為世界留下了無數瑰寶。
直到2008年,
一位熱愛復古的市長上任了,
一場古城修復運動開始了,
殘缺的城牆、寺廟、王府....
又變成了「最初」的模樣,
城牆也一次把古城圍了起來。
歲月悠然,一切都在時光的剝蝕中,
但我們仍能從它遺留的痕跡中,
找到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
如今的大同,
煤工廠、重工業也早已不是它的身份,
現在是能源城,
這裡煤炭總儲量高達718億噸,
全國4大電網、5大發電公司、
10大鋼鐵公司,都以大同煤為生產用煤,
煤炭市場最繁榮的時候,
從此處每天運送的煤炭超過百萬噸。
現在是中國古都、歷史名城,
又是旅遊勝地,
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雕塑之都、
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
這裡世界文化遺產遍地,
20000+處古建築,
與自然共生的建築大寶庫。
||懸空寺
這座「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三教合一的寺廟,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界十大奇險建築之一。
它始建於491年,沒有千噸地基,只有數根木頭支立,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著稱,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千百年來歷經山崩地震始終不倒。
光是遠看懸空寺,就會覺得它像是貼著山壁上浮雕出來一樣,只有走近了才會感受到這份3D立體的震撼。
||雲岡石窟
中國有三大石窟——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後兩個超級有名的石窟,其實都受了雲岡石窟的影響,論資歷,它才是中國石窟界「老大哥」。
木子弓長
雲岡石窟位於距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建於北魏時期,開鑿時間長達60餘年。現存主要洞窟45個,石雕造像59000餘尊,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木子弓長
||大同古城
不光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還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古城曾是秦漢名郡,北魏京華,遼金元三代陪都,明、清兩代皆設大同府,因而有「一代都城,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走下城牆,這裡仿佛更是一座從歲月里走來的「影視城」,各種古建築被完好的保留在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很容易一秒穿越到過去的時光。
||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寺內現存的薄伽教藏殿、大雄寶殿都是遼金保留下的歷史建築,其殿宇宏偉壯麗,造像嚴謹俊美,壁畫莊重秀麗,讓人覺得是誤入了一座雕塑博物館。
||善化寺
我國現存的數量極少的唐代風格寺廟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彙集了豪勁時期、醇和時期和羈直時期的不同風格。
它始建於唐,而後毀於戰亂中,金太宗時期,圓滿大師與徒弟們用了15年時間,又將這座寺廟重新修了起來。
||應縣木塔
世界最高木塔,它始建於至今約1000多年前的遼代,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採用全木結構搭建,全塔身上下沒有用到一顆鐵釘,高達65.84米,約等同於一幢20多層的現代高樓。
||九龍壁
大同九龍壁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九龍壁壁高8米,長45米,壁上均勻協調地分布著9條飛龍,兩側是非常經典的日月圖案,栩栩如生。
風景名勝齊全,
但卻沒有多少人發現它的美。
||恆山
恆山山脈橫跨了兩省,如今大部分歸屬大同渾源管轄。
這裡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優美俊秀的自然風光,配以濃郁的宗教色彩,使它成為「絕塞名山」。
||土林
大同土林是目前華北地區唯一已知的土林。如果去恆山和懸空寺路過,路過這裡可以順便逛逛。
與雲南等地土林不同的是,大同土林不是在荒原之上,而是在地平線以下,遠望平視與廣闊的山西盆地無異,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土林風光。
||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著名第四紀火山群,是世界唯一孕育在黃土高原上的火山群。
目前開發程度不高,可以一路自駕前往。
||得勝堡
大同遺留下來共計520餘公里的長城遺蹟,72座城堡、776個邊城和833個烽火台,堪稱為「長城博物館」。
來源 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
被稱為「邊城五堡」之一的的得勝堡,聽上去就有一種滄桑感。
由於地處晉蒙之咽喉,古堡附近如今能看到烽堠延綿,殘檐斷壁的古長城蜿蜒起伏。
來源 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
真正的「中國麵食之鄉」
千年的「世介麵食之根」歷史
曾經打敗陝西、河南,成為官方認證的「中國麵食之鄉」。
如果說煤炭是上天賜予山西的「黑金」, 那麼麵食就是自然賦予山西的「白銀」。
大同作為山西的第二大城市,既有山西本身的豐富麵食形態,又有本地的特色產品。來這裡,從早到晚都是麵食也不會無聊。
這裡的麵食有280種之多,分為蒸製麵食、煮制麵食、烹制麵食,可以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
握溜溜、圪搓搓、切板板、溜溜尖、圪團團、鏟片片、圪瘩瘩、高粱面魚魚、蕎面窩窩、莜麵角角……多到數不過來。
||刀削麵
山西刀削麵與河南燴麵、四川擔擔麵、北京炸醬麵、武漢熱乾麵並稱為「中華五大麵食」。
在大同,最好的刀削麵一般是八塊錢一碗,剛出鍋的麵條,搭配滷子(澆頭),咸鮮適口,辛香味足。
||兔頭
不要吃兔兔,這種語調在大同是不存在的
地處山西的大同,你肯定想不到這裡和成都一帶都是吃兔頭的。大同兔子從絲綢之路開始,兔子的數量曾一直居於全國之首,是中國最大的兔子養殖基地。
大同兔頭不同於四川的麻辣兔頭,更偏咸香,是典型的北方菜式。它是用花椒大料等十幾種燉肉佐料紅燜而成,看上去色澤紅潤,引人垂涎。
無論冬夏,街頭巷尾賣涼粉的小攤子,旁邊總有一隻火爐,爐子上總有一鍋冒著騰騰熱氣的紅燜兔頭。打一碗涼粉,來兩隻兔頭,坐在那裡慢條斯理地吃。
||羊雜湯
大同有大量的回民,又靠近內蒙古,有好吃的羊雜湯似乎也不奇怪。
大同羊雜即是「羊下水」,是用羊的頭、蹄、心、肝、腸、肺、血等原料製成,當地人喜歡配餅和饅頭吃一口饅頭、一口羊雜、一口滿足。
||大同燒麥
靠近內蒙古,讓大同的羊肉品質也不錯,羊肉燒麥口味就很不錯。
||渾源涼粉
渾源涼粉是大同代表涼粉,上百年的歷史,製作技藝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涼粉,渾源涼粉原料是土豆澱粉,油炸蠶豆、香乾和辣椒油是美味靈魂。
||大同滴溜
玉米面熬煮成麵糊後,凝結成小塊,撈出來搭配蓮花豆、辣椒油、豆腐乾等調味即可。清涼爽口麻辣鮮香,夏天來一碗很清涼。
||黃糕
黃糕是大同一帶常見的傳統糕類家常美食,用黃米去皮磨成麵粉,再用水攪拌成粉團狀,在鍋里蒸製而成。蘸上肉菜汁食用,鬆軟可口。
古稱雲中
今作大同
這座晉北之城
歷盡萬千磨難
卻依舊平靜祥和
如今
它又借著煤炭和旅遊
發揮著自己的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