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化可以觸摸

2020-05-19     鄂爾多斯發布

原標題:當文化可以觸摸

在螢幕環繞的封閉空間內,陰山岩畫中的動物、人物、飛禽等大量圖案和符號可供參觀者觸摸,觸摸的同時,螢幕上會顯示相關符號的寓意。

圖為蒙古族的傳統部落服飾在全息螢幕前一一展現。 由受訪者提供

這樣的展現方式叫做CAVE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是由基於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顯示系統、人機跟蹤交互系統和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組成的一整套高端虛擬現實應用實驗室,具有解析度高、沉浸感強、交互性好等特點。

走進內蒙古安達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全息實驗室,蒙古族28個部落的傳統服飾通過短劇、舞蹈形式在螢幕前一一展現,螢幕中的人物畫面真實、立體,似乎觸手可及。

工作人員范鑫磊介紹,全息互動展示系統是全息納米膜與散射背投顯影技術的結晶,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參觀者可通過全息展示看到三維立體的圖像,給人一種神秘和魔術般的奇幻感覺。無影像時,該系統全部透明,能和玻璃裝飾容為一體,有影像時又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文化與科技相融合是當下的一個熱點。增強可視化、交互性、沉浸式體驗的文化產業新業態,正被一些科研機構和企業不斷挖掘開發。

目前,該系統除了蒙古族服飾,還收集了蒙古族文物古蹟、歌舞、寓言故事等大量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素材,形成了蒙古族文化資料庫,為我區民族特色文化展示提供了數據和技術支撐。

公司承擔的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蒙古族文化大數據應用與服務業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將蒙古族文化與科技相融合,形成大數據應用並對傳統服務業進行轉型升級,目前轉化收益已達1000多萬元。

范鑫磊表示,項目組利用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環幕投影、數字動漫等現代化數字展示技術,完成了蒙古族文化大數據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全息投影技術在蒙古族文化大數據與草原文化演藝融合領域的研究與應用、蒙古族文化大數據應用與服務業融合的雙創平台等多個課題,內容涵蓋了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文物、歌舞、寓言故事、動漫等,將蒙古族文化大數據與現代服務業進行深度融合,實現了蒙古族文化大數據深層次的挖掘和應用。

目前,有關技術已經在各大展覽館、博物館投入使用。內蒙古展覽館打造了「蒙古族服飾全息幻影展演中心」,將蒙古族服飾與蒙古族歌舞通過全息技術展現。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跡展覽館引進了全息互動展示系統,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通過動漫形式表達得淋漓盡致……虛擬場景帶給遊客身臨其境的真實感,使得故事更加深刻、動人。

當文化產業與高新科技碰撞,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提升市場份額,帶動、孵化大批蒙古族文化智慧財產權,形成的無形資產都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范鑫磊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已成為趨勢,數位技術與蒙古族文化結合,不僅能夠保護、傳承、發揚蒙古族文化,同時能夠助力文化產業的發展。未來,還可以打造一系列迎合旅遊、教育、影視媒體等現代服務需求的技術成果項目和數字創意IP,其產值不可估量。」

來源:內蒙古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0MRLnIBiuFnsJQViS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