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這幾天兒子喜歡看《小豬佩奇》,每次看到佩奇和喬治去看爺爺奶奶就感覺很輕鬆,爺爺奶奶會給他們準備甜點,會留他們住一晚,而爺爺奶奶的結婚紀念日,爸爸媽媽也會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而現在我們大部分家庭實在怎樣的呢?老人大部分都沒有晚年生活。
昨天上午去果果家玩兒,果果是姥姥帶著的,姥姥明顯情緒不太好,姥姥跟我抱怨了半天,說果果媽媽不理解自己,姥姥不想在這帶娃,可是為了女兒在這帶了兩年期間也貼補女兒不少錢,果果姥爺已經不在了,而果果的舅舅還在念大學,如果不幫果果媽帶娃,那果果姥姥還會找個地方做點零活給兒子攢點錢。饒是如此,有時候果果媽媽也不太理解老媽。
小區還有個寶寶,叫熙熙,熙熙是奶奶過來帶的,熙熙家條件比較好,熙熙上幼兒園以後奶奶就回自己家了,周末熙熙爸媽會帶熙熙來看奶奶,上幼兒園的時候,熙熙媽媽說:哎呀,熙熙上幼兒園了,這錢花的真快,幼兒園一個月都得兩千塊錢。
一聽這話,熙熙奶奶趕緊拿錢出來,後來幾乎每次熙熙報班,買東西,熙熙爸爸媽媽都會過來跟熙熙奶奶說道說道,然後熙熙奶奶就會多少拿出來一點錢給他們。
本來是自己的養老錢,可是現在變成了養孫子基金了。熙熙奶奶無奈之下說:兒子,你以後別來看我了!
熙熙奶奶這番話也揭開了許許多多中國家庭背後的暗傷,一些成年人啃老還啃得那麼理直氣壯:
現在壓力這麼大,不讓老人帶孩子,我們喝西北方啊!
我給你們家生孩子了,你們就得給我帶孩子!
多一個孩子花錢,壓力太大了,誰家老人有錢補貼不兒女啊!
現在家庭現狀基本都是如此,孩子生了丟給老人,如果老人不幫忙帶反而會拿出來「你不管我小,我不管你老」這句話來甩給老人。
既然選擇要寶寶,那就要對寶寶負責,而不是一切都靠著老人,老人辛苦養大我們就已經不容易了,再多的要求只會讓老人寒心。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