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天的三首詩詞

2019-07-28   梧桐樹邊羽


夏日昏昏,很難讓人有寫詩的雅興。即便有詩詞,也大抵是天不很熱,或者在納涼之時,清風玉露,才讓詩人有心情賦詩。

至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類的寫景名句,太爛熟於心,我們就不看了,而且這西湖六月的風光實在是好,雖然是仲夏,卻感覺不出熱來。

我們找三首大家不怎麼熟悉的寫夏天的詩詞作品來看看。

家國情懷派

杜甫的《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杜甫的這首詩算是詳細的從各個角度描寫了夏天的熱,白天是「永日」、「炎蒸」,晚上則是「華月」、「羽蟲」,三伏天裡的各種動態靜態都入了詩,又從「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聯想到戍邊戰士們的艱難,希望征卒能儘早還鄉。最後一聯「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再點題,天下已然令人憂傷,再加上天熱煩躁身體疲憊,讓人忍不住幻想太平盛世。

杜甫是真正憂國憂民的大詩人,便納涼也心系邊關,心繫百姓。


機心言理派

再看一首楊萬里的《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楊萬里的這首小詩就沒有那麼大的家國情懷,是一首語言淺白,清新自然,卻又構思奇特,略帶一點機心的小詩。

這首詩看似淺白,卻還是在講道理。只不過楊萬里這首詩以描寫感受為主,講道理為輔,而且隱藏得很深。講的什麼道理呢?「心靜自然涼」。天氣雖熱,為學之人須得心靜。

前兩句「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把你帶入一個夜晚和白天一樣熱的情景,在開門賞月的時候感到了些些涼意。這種讓讀者自發地猜想「來風了」,再通過最後三個字把我們的想法推翻,去思考背後的道理的玩法,非常的「宋詩」。

純粹好玩派

納涼還那麼多事呢?詩就是這樣,唐宋之時的詩並不是用來玩的,唐詩可以得功名,宋詩到後來雖然不能得功名,但是主要是用來言志,總得上點層次。要真的只圖快活,那就不能寫詩(詩言志),那就得看小情調(詞言情)的詞牌。

咱們看一首蘇軾納涼的詞《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看這些字就知道,屬於典型的閨閣詞。這是蘇軾七首迴文詞中的一首,沒有什麼深意,用詞卻清麗可觀。這首迴文詞的妙處,在於上下兩句就是正反順序顛倒。這需要作者文採好,對文字的駕馭能力要極高。

上片寫景,白天、風靜、人靜、晝眠,幾個字翻來覆去,意思卻不盡相同。後兩句的重複則說明了熱,當然並不是酷熱,畢竟還可以在院子裡打盹嘛。

下片寫情,既用了成典「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杜甫詩),又用了諧音「藕」(偶)、「絲」(思),致敬《讀曲歌》:「思歡久,不愛獨枝蓮(憐),只惜同心藕(偶)。」寫盡才子佳人,風流調笑,郎情妾意,小怨情深。

詩詞多樣化

兩詩一詞,從大義的詩到說理的詩再到純粹調笑的詞,這些都是在炎炎夏日中詩人的所想、所感、所言。

不能沒有情懷,否則詩風不存。

不能沒有情調,否則生活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