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今天遇到什麼,這一篇可能會治癒你。
先來點好玩的回憶吧——
你小時候丟過心愛的玩具沒?
還記得當時爸媽怎麼說嗎?
也許是:
「丟了就丟了唄。」
「別哭了,再給你買個一模一樣的。」
或者還有其他版本。
但下面這個版本,打動了Sir。
近日,知乎一位大V@chenqin,講述了一對父女在迪士尼公園經歷的一次失物尋回事件。
圖片源自微博@我有好多白手套
父親帶著快上小學的女兒去迪士尼玩,結果搞丟了玩具。
那可是女兒最心愛的,就像形影不離的好友,吃飯睡覺都一起。
這怎麼辦?孩子得多難過。
「丟了就丟了唄」或者「過幾天再買個一樣的」?
但對孩子來說,有些東西是不可替代的。
於是,父親想了個辦法。
他買了個一模一樣的玩具,但沒有直接送給女兒。
而是先做舊,再拿去迪士尼,找工作人員說:
能不能幫我,搞一場假的「失物招領」?
父親@chenqin故意做舊的玩具
工作人員開始也是拒絕的,但後來又被父親說服。
過了一周。
父親帶女兒,去迪士尼失物招領處。
工作人員細心地配合父親,演了一場戲:
「我們一周前撿到了你的玩具喲。」
「你的玩具,可是經歷了一次很了不起的冒險喲。」
圖片源自微博@我有好多白手套
戲演成了。
女兒認出了那些「舊」記號,信了那就是她丟的玩具,她最好的朋友。
她把玩具帶回家,跟它聊天,把玩具小碗放到它面前,說:
快吃吧,你一定餓壞了!
一個費勁的、善意的謊言,維護了美好的童真。
這樣的故事治癒麼?
要不要再來一打?
來,下面這幾個,都是Sir在各種影視綜藝和新聞里順手收藏的。
1. 為什麼每次聖誕老人來,爸爸都不在家?
小時候你信不信聖誕老人?
或許你問過父母卻被無情告知:
……是假的!
但有的孩子就幸運。
演員郭曉東,在綜藝《來自手機的你》,講了為兒子扮演聖誕老人的經歷。
演一次,誰都可以,可他10年演了10次。
每年聖誕,郭曉東都會扮聖誕老人,給兒子送禮物。
他很敬業,誰讓他是演員。
於是他佝僂地走著,咚咚的敲門,再腳步蹣跚地進門。
哈哈,看兒子那傻樣。
當然兒子也沒那麼傻,隨著年齡增長,人家也意識到一些「不對勁」:
「為什麼每次聖誕老人來,爸爸就不在家?」
「其實我覺得聖誕老人的聲音,跟爸爸有點像哎!」
這就是考驗父親的時候。
到底,是直接告訴兒子,還是等兒子自己戳穿?
看似簡單的問題,如果都難倒了父母,這樣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郭曉東想起想去,做了一個遲早都要做的決定:
再不演了,免得被戳穿。
他說,長大了孩子會明白是假的。可現在就讓他發現真相,孩子怕會對從前失望吧?
《請回答1988》里,也有一個聖誕老人的故事。
珍珠在上一年的聖誕節,被寶拉姐告知:
世上沒有聖誕老人!
聖誕禮物其實都是你媽買的!
晴天霹靂有沒有。
小朋友頓時生無可戀臉。
然後咋辦呢?
為了讓珍珠重新相信聖誕老人,街坊聚在一起開了無數會,策劃了一場「騙局」。
大家告訴珍珠:
你想要的禮物「雪人」,只有聖誕老人才會送哦!
可好死不死,這個聖誕節,沒下雪。
好吧……大人們想:
既然沒雪,那就上冰雕。
可天氣繼續作怪,一場大雨,又把冰雕毀了。
所以,小女孩再次生無可戀嗎?
不是。
禮物是不分大小的。
大的雪人沒有了,小的「雪人」也一樣啊。
誰能說,這只是一個街頭隨便就能買的冰淇淋呢?
它不是冰淇淋,它就是童真。
2.老鼠會送來糖果
《奇葩說》里有一道辯題: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辯手傅首爾支持「不該告訴」,然後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生活所迫,傅首爾跟母親一起睡米倉。
睡米倉新鮮嗎?新鮮。
只要你不怕老鼠。
可傅首爾害怕啊,怎麼辦。
母親就給她講了一個童話:
米倉的老鼠會在夜裡,給乖乖睡覺的小孩送糖果哦。
……童話有點簡陋,但是。
每天早上醒來,傅首爾的枕邊真的會有一顆水果糖!
米倉很簡陋,童話很簡陋,糖果也很簡陋。
但這個艱苦的童年,一點也不簡陋。
3.帶女兒去《我愛我家》串門
小時候看電視,你會幻想自己是主角麼?Sir會。
但Sir從來沒實現過……究其原因是因為,Sir的爸爸不行。
有一位爸爸,就很行。
他從事剪輯工作,剪啥呢?
當年中國最火的情景劇,《我愛我家》。
女兒也愛看這劇,有一次她對爸爸說:
好想去他家串個門啊!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頭條新聞,作者四度視頻
父親沒說什麼「去不了」「假的」「不存在」。
他只想一件事:怎麼實現。
可這劇也拍了好多年了啊……實現什麼實現啊。
難得倒別人,難不倒這位。
父親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不知道有沒有為女兒通宵加班),讓女兒成了老賈一家的客人。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頭條新聞,作者四度視頻
你說女兒是見到了,還是沒見到?
那一刻,當女兒看到自己出現在畫面里,看見宋丹丹熱情的招呼自己,看見自己坐在了劇中的沙發上。
她開心死了。
簡直像做夢一樣啊。爸爸!
4. 給小豬佩奇寄口罩
五月中國疫情有所緩和,卻是海外最嚴重的時刻,所以有不少人會給國外寄口罩。
三亞某快遞小哥,收到了一箱寄給小豬佩奇的……
這,咋整,還是寄到英國的哦。
「干這麼多年,第一次見到給小豬佩奇寄快遞的。」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中國日報
仔細一看,發件人是個4歲小姑娘。
那咋辦,原路返回?告訴她英國有豬,但沒有叫佩奇的?
可小姑娘的母親知道,這個願望有多重要。
因為自家女兒一看動畫片就擔心:
小豬佩奇怎麼沒口罩呢?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中國日報
這個問題天天有,每天都問。
於是,母親終於決定了,幫女兒實現願望吧,把一箱口罩寄往英國《小豬佩奇》動畫製作公司吧。
女兒可不是隨便說說,她比媽媽還上心。
她準備了24份口罩,一份給佩奇,其他給佩奇的23位好朋友。
她還用彩色筆,一筆一畫,寫了英文信。
「一定要做好防護哦,佩奇!」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中國日報
唯一Sir就擔心一件事。
媽媽怎麼解釋後面的事呢,為什麼口罩寄出去了,動畫片里的佩奇還是不戴呢
相信媽媽,有愛,她就肯定有辦法。
5.用笑聲對抗炮彈
年初,一則敘利亞戰亂的視頻火了。
三歲的小女孩薩瓦爾,家裡時常被空襲。
她怕嗎?
不,炮彈一來,薩瓦爾就笑,父親也一起笑。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新京報
這父女倆是有啥毛病……
猜對了,這又是父親的謊話。
他對薩瓦爾說,這種很吵很吵的聲音,其實是……
「煙花!和玩具槍!」
「你跟父親玩遊戲好嗎?只要聲音一出,我們就大笑。」
視頻截圖來自微博@新京報
嘣!
哈哈哈!
嘣!嘣!嘣!
哈哈哈哈哈哈!
說到這,你說是戰爭厲害,還是爸爸厲害。
好像不管電影、綜藝還是現實。
好的父母,總會讓孩子信一些「世上本不存在的事」。
所以撒謊,也是愛的表達嗎?
還是成年人回頭看看才突然意識到,所謂成長,就是一路的丟失,所以才會用善意的謊言,為孩子填補那一個個小小的黑洞。
於是Sir又想問了。
感到開心的,僅僅是孩子嗎?
大人們,不也同時獲得了治癒。
你如果不信,Sir告訴你,在第一個迪士尼的故事後,博主chenqin還說了一個自己的小經歷——
小時候,他也弄丟過玩具。
大人們並不在意,於是他只能告訴自己:
我是大孩子了,不再需要玩具啦……
可玩具丟了,心裡某個位置,好像也有一個黑洞出現了。
如此過了很多年。
他也成了大人,目睹了這個迪士尼的失物招領故事。
那一刻他突然發現:
「我感到自己心中那顆陳舊的洞,被補上了。」
圖片源自微博@我有好多白手套
編輯助理:頤和園的馬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tcOjnQBURTf-Dn5nn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