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位外國的小姑娘,她在網絡平台狠狠地控訴自己的母親把自己的隱私公開出來。
這位小女孩表示,她的母親居然把自己洗澡的照片發布到公眾平台,她很生氣。她還表示,母親還把她吃餅乾邋遢的一面和自己上廁所的畫面發去社交平台,這讓她不知道以後怎麼示人。
其實,愛美之心人人皆有。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而到了三歲的時候,已經知道有羞恥心。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光鮮亮麗地呈現在別人面前,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表揚。即使自己並不完美,但也不願意父母把自己丑陋的一面當作玩笑在別人面前揭露出來。
關於孩子的面子問題,有父母會認為才多大的孩子啊,懂得什麼是面子嗎?
大人會害怕丟人,為什麼孩子就不怕丟人呢?
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經歷:
一群人在討論家常的育兒話題時,大人們絡繹不絕地說著自家孩子尿床的事,而孩子其實就現在大人的身後似乎津津有味地聽著,殊不知,卻隱隱約約地把頭悄悄地埋了起來。
還有當孩子犯了錯,父母在街上一上來就給孩子一頓打罵,不管圍觀人多還是少,父母就是堅持自己的一套辱罵政策,仿佛被罵的對象沒有生命,如同一塊石頭一樣。
又或者,父母經常分享朋友圈,把自家孩子的羞事和蠢萌的行為公開出來。在他們眼裡就只是覺得好玩可愛而已。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經歷。其實,請父母們認真地想一想,這難道不都是父母站在自個兒立場去判斷的行為嗎?但是,你有問過孩子願意這樣嗎?
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好奇心所使,但自己的自控能力又不太好,有些行為他們也許控制不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願意把這些行為「公之於眾」。
孩子的面子等同於孩子的自尊
之前刷微博,看到有一則新聞,有一個小男孩因為考試成績不好,他的父親就把他的褲子脫了只剩下內褲,然後把他趕出了家門。
當民警收到鄰居的電話趕到現場時,他詢問孩子的家在哪裡,孩子一直低頭不說話,只是用手指指出家的方向。
有些家長愛之心,責之切,總喜歡不顧後果地教訓孩子。可是,他們這樣的行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難想像,這個事件中的小男孩經過這麼一折騰,估計以後他在整個小區里都抬不起頭,更不用說以後快快樂樂地跟別人打招呼了。
在他的內心已經埋下了自卑的種子,覺得自己丟人現眼,成績不好,沒臉見人。
一個人的自尊一旦被摧毀了,就很難再次建立起來。難聽的話語,羞恥的事情,一旦聽到了和做過了,它們就會如同一粒粒種子在孩子的內心生根發芽。
面子就是自尊。父母忽略了孩子面子的建立,就算再多的鼓勵也很難將卑微的種子連根拔起去除乾淨。
父母的面子源自於孩子的面子
我也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有一個叫果果的小男孩跟媽媽去餐廳吃飯。在吃飯過程中,果果就把自己在幼兒園拿到的獎狀到處向別人炫耀。
有人讚揚了果果,但同時也有人覺得這是顯擺的行為。
可是果果的媽媽表示,這是果果在幼兒園獲得的第三張獎狀,每年她都會帶兒子來他最喜歡的餐廳吃飯作為獎勵。孩子開心,因為這是孩子的榮耀。
網友對這位母親說的話都紛紛點贊。的確,孩子得到了獎狀證明這是他的榮耀,並不存在什麼顯擺的行為,孩子只是在告訴別人他有這個能力得到老師的肯定,僅此而已。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很單純,喜歡隨性而為。但同時,他們也會很敏感,他們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而作為父母,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在親子關係裡面無疑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父母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
對孩子說出簡單的一句「我愛你」雖難,但最難的其實是對孩子做到「我願意為你付出全部」。
孩子需要父母的給他所有的愛,是需要父母尊重他,理解他和認同他,這樣的愛是不需要任何附帶條件的。
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面子,這樣孩子才能在滋潤的愛護下成長。同樣的,滋潤的愛也能讓父母更好地完善自己,與孩子之間建立起健康完美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