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返貧 日子更紅火(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熱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05-22     鄂爾多斯發布

原標題:脫貧不返貧 日子更紅火(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熱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向陽街道向陽村貧困群眾編織中國結。韓冷攝(人民視覺)

脫貧攻堅 關鍵在激發內生動力

鏡頭——內蒙古杭錦後旗陝壩鎮中南渠村貧困戶陸振清一家六口人,老兩口60多歲,兒子兒媳均身患殘疾,生活一度深陷貧困泥淖。藉助精準扶貧好政策,陸振清一家人好好乾,腰包鼓了起來:土地流轉到企業,每年收入兩萬多元;企業賒交了兩頭牛犢,給飼料還管技術,老兩口養牛一年純掙4000多元;兒子到企業上班,月月有工資。

「去年村裡又脫貧40多戶,今年只剩22戶47人了!」眼看村子就要整體脫貧,甘肅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支部書記馬銀萍代表和村兩委班子,又開始了新的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讓老百姓腰包更鼓一點。去年,村裡推廣種植萬壽菊,一畝地有近4000元收入,村民的生產積極性被點燃了,今年萬壽菊種植面積翻了5倍。

內蒙古杭錦後旗陝壩鎮中南渠村依託「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與養殖、進廠務工等方式,打造脫貧利益共同體。企業以賒交方式,帶動全旗284戶貧困戶參與肉牛養殖,提供飼料及技術幫助,每頭牛增收2000多元。村黨總支書記張繼新代表說,「咱村里長出一條脫貧產業鏈!」

「打牢基礎,需激發貧困地區發展潛力。」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委員說,激發欠發達地區和農村貧困人口發展的內生動力,關鍵在於「有業可創、有工可就」。劉木華委員建議,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冷鏈物流,讓農村產品「出得去」「及時到」,「千方百計發展好鄉村產業,讓貧困戶有適合自身條件的創業途徑。」

「鄉村振興沒人不行、沒能人更不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劉木華委員建議,出台政策鼓勵鄉賢回鄉,加快補齊鄉村交通、衛生條件等方面短板,打牢基礎設施的硬體平台,吸引鄉賢投身家鄉建設,推進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了,致富心勁足了,生活越來越精彩。」馬銀萍代表說,村裡雇了11個保潔員,全是貧困戶,他們幹活勤快,村子變美了,村民笑容更多,保潔員每個月還有500元收入,一舉兩得!張繼新代表說,近年來,村裡修柏油路、建採摘園,閒置土地變成文化廣場。今後還要全力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美麗鄉村更加富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kdTPHIBd4Bm1__YOq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