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勞榮枝涉嫌故意殺人、綁架、搶劫一案在江西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參加了案件的旁聽。
南昌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勞榮枝與法子英(另案處理)系情侶關係。1996年至1999年間,二人共謀且分工明確,由勞榮枝在娛樂場所做陪侍小姐(俗稱「坐檯」)物色有錢人為作案對象,分別在江西省南昌市、浙江省溫州市、江蘇省常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實施搶劫、綁架及故意殺人犯罪。案發後,勞榮枝使用「雪莉」等化名潛逃。2019年11月28日,勞榮枝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法庭審理中,檢察機關指控勞榮枝在南昌、溫州、常州、合肥四起犯罪事實,涉嫌犯故意殺人、綁架、搶劫罪。勞榮枝對罪名不認可,表示其未與法子英合謀,不是自己的本意。法庭上,勞榮枝對被害人家屬道歉。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勞榮枝案僅有合肥被害人小木匠家屬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約135萬元。勞榮枝表示願意賠償,但其僅有3萬多元。
死去的人,既可以封神,又可以背鍋。法子英早已被槍決,很顯然就是被勞榮枝拿來背鍋的。 你說勞榮枝是法子英所謂的「性侵和賺錢工具」,我看不一定,誰是工具人還真不好說。 感覺現在整個事件有《白夜行》內味了。小說里的男主和女主幹的一系列骯髒的犯罪勾當最後都被女主推到男主身上了。最後,男主慘死,女主仍然自在地活著。不過,勞榮枝沒那麼幸運。 這波拒絕認罪合著就是把所有的罪往法子英身上推唄。畢竟,法子英已經被槍決,很多的口供和細節無法對照,也就是無法真正確定誰才是真正的策劃者和行兇者。 這麼不明不白也好,畢竟7條人命,無論誰幹的,死刑感覺沒跑了。 抓緊判了,有法可依。名正則言順,方能誅跳梁。
先做一點回來顧:
法子英,已於1999年被執行槍決,勞容枝則一直處於逃亡狀態。其1974年出生,原系九江石油化工公司的小學教師。當時採取的犯罪手段主要為:勞榮枝使用色相勾引看上去家庭殷實的男子,將其騙至出租屋後,採用持槍、持刀綁架勒索、搶劫等手段劫財。在這個過程中殺害了七個人。
去年11月,身負7條人命、潛逃20年之久「女魔頭」勞榮枝落網震驚全國,此案時隔一年,今天終於開庭。 勞榮枝伏法一年來,由於案情重大時間跨度又長,社會上對這位外表看似美貌的少婦一度風言風語四起,喊殺聲和同情聲也一浪高過一浪。
勞榮枝在廈門認識的第二個男友羅先生最近也發話了,在他印象中勞榮枝是個溫柔美麗的女子,她穿著很講究,生活有品位,家裡養了2條狗,自己喜歡彈鋼琴,也喜歡去畫廊畫畫,還專門學過小提琴,羅先生表示至今仍對她念念不忘,他始終認為勞榮枝是一位被其前男友法子英脅迫的無辜受害者。
當初她在廈門開始新的生活,可能會跟男友以及周圍人相處得比較好,她甚至相信這樣的生活就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到了夜深人靜,我相信她的內心深處也會有一絲絲的不安,擔心東窗事發。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擔心和顧慮也會慢慢減弱。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甚至會一度認為,自己可以永遠逍遙法外。 沒有想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我們公安部門的執著,自己終於還是「現形」了。 這種人表面和善,背後卻極其險惡,讓人匪夷所思。之前我們分析過,勞榮枝可能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就是說這種人沒有同理心,也缺乏自我反省能力,最後也不會有真正的改變,必須接受法律的嚴懲。
可以理解的自救策略。 至於她是不是真無辜?咱們就別裝了,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對吧?
於是會出現兩種力量:
一種說 「 我們也迫切希望她被繩之以法,但畢竟年代久遠,證據缺失,死無對證,我們也很遺憾。強行定罪量刑的話有悖現代法制規律、法治精神,但又不便就這樣放了她。這樣吧,判個死緩,最好無期,雖有代價,但也是現代法制和現代法治的可貴進步 ……… 法制、法治,想想吧,這麼大的事,值得好好權衡,仔細掂量 ……… 嗯?我們說過廢除死刑是現代法治方向這話?……… 呃,我們是說過,但怎麼了?有什麼問題麼?」
另一種久經考驗,很難被騙,大風大浪見得多了,什麼局面都能搞定。但因為 「 法制 」和 「 法治 」 這事,也相當尊重上一種。所以,如果勞榮芝的自救策略成功了,那不因為 「 法制規律,法治精神 」 ,而是與她無關的博弈的結果。
這個女人真是厲害,看她庭審時的自辯,邏輯非常嚴密,說自己當初年紀小,被法子英欺騙,被性侵,被威脅社死,被打,被監視。有證據的罪行(坐檯誘騙、勒索家屬、拿被害人銀行卡取款等),她都承認(但是責任推給法子英,是他逼著做的),也道歉,還表示願意賠償(但是她沒有錢);沒有證據的罪行(綁架、殺人、分屍等),那就都是法子英一個人做的,和她沒半點關係。
法子英當年不僅攬下了所有殺人罪行,還在警察追捕勞榮枝的時候,各種拖延甚至給假消息,就是為了幫助勞脫身。他們倆的關係很難讓人相信是如勞榮枝形容的那種羊入虎口身不得已。然而沒有證據,勞被判死刑的可能性不大。
「勞榮枝喜歡畫畫、彈琴、跳舞、養狗,性格溫和、大方」有人說是在給勞洗地,但也有人說只是表現她一個側面而已。一個人表現出來的一面,並不能決定ta就一定會犯罪,或者一定不會犯罪吧?只能說,人不可貌相,尤其是好看的人(據說勞年輕的時候很漂亮)。
納粹高官萊因哈特_海德里希,布拉格屠夫,殺人無數。
年幼時的海德里希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當地一家音樂學院院長,外祖父則是著名的德雷斯頓音樂學院的創始人。他是個金髮碧眼、身材高挑的美男子,游泳、馬術、田徑、擊劍等各項運動都擅長
海德里希是一個兼具矛盾與戲劇性的「雙面惡魔」,他作為古典樂愛好者在藝術領域有較高的修養和天賦,他面對妻兒,又有難得的溫情一面,但在面對手無寸鐵的猶太民眾時他卻是一個慘絕人寰的殺人魔王。
戰後很多年,他的妻子還在說,如果海德里希當初可以進維也納音樂學院,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最有天賦,帝國最有前途的小提琴家。
殺人狂魔跟他熱愛生活,性格溫和,養狗養貓之類不衝突。如果勞榮枝一副殺人魔的樣子,怎麼能引誘到那些受害者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hs5iXYBX2TYn2u-2N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