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高遠的天空,略帶涼意的微風,你是不是已經感受到秋天的腳步在靠近?經歷一夏的冷飲「轟炸」後,人體脾胃功能減弱,加上多風、乾燥的氣候,稍不留神就會感冒、發燒。 這時應該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有潤燥滋補功效的飲食,讓身體機能適應從夏熱到秋涼的過程。
秋季進補的6個禁忌
立秋後天氣轉涼,不少人紛紛開始進補,每天吃著各種各樣的補品。其實這樣做非常不可取,秋季進補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否則不但不會養生,反而還會傷身。
不少人喜歡在秋季進補,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那麼,秋季進補有哪些禁忌呢?
1、忌無病亂補
「無疾不吃藥,無病不亂補」應該是生活常識,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就總想著吃補品,「以妄為常」,反而動搖了身體的基礎,誘發現代疾病,或增加得病風險。所以在用藥物進補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做到有的放矢,治病防病,且莫作得不償失,亂補生亂的事來。
2、忌恆補不變
「恆補」就是一直或長期服用一種補品。這是不科學的,一則效果大打折扣,二則副作用長期積累,會影響體內諸多平衡,至少有營養上的偏差而失去進補作用。所以,恆補也是得不償失的進補禁忌。
3、忌凡補必肉
肉的確是進補好食材,但不是時時都必須。肉食一多,就消化不良,久之,「三高」等很多疾病接踵而來。所以,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其實,蘿蔔白菜都是很好的「補品」。
4、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是社會集體思想意識,放在養生上,就完全荒謬了。人類是靠眾多食材生存延續下來的,稀罕之物必有針對,就不是常規用途。所以常態養生食材,只有適宜或不適宜,沒有貴、賤之分。
5、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6、不分虛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
立秋後的應當多吃的食物
黃綠色蔬果
即橙黃色蔬果和綠葉菜。夏天人們所吃蔬菜水果以瓜豆為主。比如黃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蘆之類,四季豆、豇豆、毛豆等。
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類中胡蘿蔔素含量較低。
到了秋季,人們體內維生素A儲備容易減少,如不及時補充,到了冬春季節容易發生暗視力下降、眼睛乾澀、呼吸道感染之類的問題。
因此要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
瓜豆類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換季時容易感冒。多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發酵食品
夏天人們食欲不振,通常又會多吃寒涼食物,胃腸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到了秋天,應適當多吃一些營養豐富又幫助消化的食品,如發酵食品。
發酵時,微生物會產生大量B族維生素,同時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的抗營養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質,使其中的微量元素和各種活性物質能夠更好地吸收利用。
主食可以選擇發麵餅、饅頭等發酵面製品,尤其推薦雜麵發糕,粗細糧搭配營養更高。
副食可以多吃一些豆類發酵製成的豆豉、豆醬、醬豆腐、麻豆腐、豆汁,奶類發酵製成的酸奶,還有大米發酵製成的醪糟等。
各種薯類
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薯類食品多有強健身體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
傳統認為薯類食物能補中氣,現代研究認為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於預防肥胖和多種慢性病。
經常吃一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作為精白米麵的替換品,是非常好的養生措施。
秋季進補十種寶
蓮藕
1、消除秋乏
秋天很容易感到疲勞,這就是秋乏,蓮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鐵鉀,不僅能改善秋乏,並且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病毒。
2、潤肺止咳
入秋後天氣變涼,很容易引發咳嗽哮喘,常吃蓮藕能有效預防咳嗽,如果咳嗽比較厲害,可以用蓮藕榨汁喝,幾次就好。
3、催乳化瘀
對於寶媽來說,乳汁不足最讓人頭疼了,教你一招,多吃蓮藕,不僅能催乳增加乳汁營養,還能化解乳腺於堵。
芋頭
1、頭髮稀少
經常脫髮的人,頭髮變得稀疏,許多人用了生髮劑發現效果也一般,其實不如多吃點芋頭,慢慢就會長出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
2、調補中氣
芋頭含有豐富的粘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認為芋艿可補益中氣。
3、保護牙齒
芋頭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氟含量還很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尤其是換牙期的小朋友平時多吃點,會讓長出的牙齒很健壯。
紅棗
1、補氣養血
紅棗是秋季進補第一選擇,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非常好的補氣養血的作用,把紅棗切成片泡水喝,更容易被吸收!
2、護膚養顏
紅棗中豐富的維生素和環磷酸腺苷,有助於促進皮膚新陳代謝,防止色素沉著,使皮膚白皙細膩、面部皺紋平整,調節內分泌紊亂等。
3、健脾養胃
秋季脾胃虛弱,容易出現腹瀉的人,每天用紅棗+黨參一起泡水喝,不僅能健脾養胃,還能增進食慾,提高腸道消化能力。
冬瓜
1、清肺排毒
許多慢性咳嗽都是肺內毒素引發的,如果發現吃藥效果一般,不如多吃點冬瓜,排出常年老痰,對肺熱咳嗽哮喘,都很管用。
2、利尿消腫
冬瓜有利尿消腫、清熱、止渴、解毒的作用。經常吃冬瓜,不但可以減少體內的脂肪含量,對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也有著良好的保健作用。
3、排出腎毒
8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毒素,有些人不重視慢慢會發展成腎炎,冬瓜不僅能排出腎毒,還能預防腎炎尿毒症的發生。
苦瓜
1、養血滋肝,護肝第一瓜
傳統醫學認為,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民間常在夏季用苦瓜清熱祛暑、明目解毒。
苦瓜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均相當於番茄的近3倍。而維生素C是優秀的抗氧化劑,能提高機體應激能力,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
2、增強抵抗力
苦瓜蛋白質成分及大量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苦瓜汁含有某種蛋白成分,能加強巨噬能力。臨床上對淋巴肉瘤和白血病有效;從苦瓜籽中提煉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癌細胞所分泌出來的蛋白酶,阻止惡性腫瘤生長。 苦瓜中所含的苦味素可抑制惡性腫瘤分泌蛋白質,防治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國外有實驗發現,苦瓜能使人的舌、喉、口腔底部、鼻咽部癌的細胞生長受到抑制。
3、保護心臟
入秋之後,人體血管壁逐漸收縮,進入心臟病高發期,苦瓜含豐富的鉀、胡蘿蔔素、葉酸和維生素,這5種成分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發生。
紅薯
1、預防流感
入秋後,流感也進入高發期,平時常吃紅薯,不僅能提高常提高抵抗力,還能使流感發生率降低50%,尤其是孩子平時多吃點。
2、有益心血管
紅薯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5種成分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鉀有助於人體細胞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臟功能。 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有抗脂質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後者可損傷動脈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3、減肥、防便秘壓
紅薯是膳食纖維食品,特點是低脂肪、低熱量,100克紅薯中才含脂肪0.2克,一定程度上能代替米麵,有利於減肥。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從而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黑芝麻
1、快速補鈣
秋季鈣流失比較快,人體需要及時補充,相對牛奶和雞蛋,黑芝麻的鈣含量遠高於他們,黑芝麻的鈣含量是牛奶4倍雞蛋的6倍。
2、抗癌抗衰老、延年益壽
黑芝麻富含的花青素不僅能抵抗衰老,還有益心血管健康。芝麻又為富硒食物,因此決定了它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另外,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3、提高生育力
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而維生素E對人體的生育機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提高女性雌激素的濃度,以及提高精子的活力,增強男性生育能力。
絲瓜
1、降血脂、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絲瓜中含有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可促進體內脂肪代謝,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具有調節血脂作用,可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2、輔助減肥、抗癌防癌
絲瓜含有其他瓜菜所沒有的葫蘆鹼,能調節人體代謝,可用作減肥抗癌防癌的輔助食物。
3、保護皮膚、消除斑塊
絲瓜中含有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和使皮膚白皙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18種胺基酸,是不可多得的美容食品。
南瓜
1、驅除蛔蟲
生冷食物吃的多,難免會有寄生蟲進入腸道內,影響身體健康,炒熟的南瓜子,有很好的驅除寄生蟲的效果,殺滅後會排出體外。
2、治糖尿病
南瓜含有豐富的鈷元素,鈷不僅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並且有很好的造血功能,另外,對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療效。
3、防治前列腺炎
南瓜子含有豐富的脂肪酸,是前列腺分泌激素必不可少的動力來源,它不僅能預防前列腺炎的發生,並且對初期前列腺炎恢復很有幫助。
海帶
1、秋季缺碘
秋季人體碘流失很快,常吃海可做到及時補充。碘是甲狀腺合成的主要物質,如果人體缺少碘,會引發甲狀腺機能減退症。
2、排出腸毒
海帶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藻膠,藻膠具有吸收水分,吸收腸道毒素的作用,對於長期便秘,經常腸道不適的人,可以經常吃點海帶。
3、防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管對膽固醇的吸收,海帶能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動脈硬化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