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邊鼓—舌邊鼓,舌中凹,脾虛水濕盛之像,看下這5種

2019-10-17   大國醫說

舌頭的中間部位代表的是中焦脾胃,所以中間凹陷,意為脾虛,嚴重一點的麼叫衰敗。舌頭邊緣上鼓起來,大抵是水濕或痰濕凝聚。

我們正常人的舌頭形態,舌面應該是比較平的,然後舌頭的邊緣是呈一個相對光滑的U型。

圖一

要找一張相對正常點的舌苔還真是不太容易,畢竟都是有些特點的舌苔才會去搜集起來。

這張就先將就著看吧,我們不去管顏色,就單純看這張圖的舌面和舌頭的邊緣,基本上還是比較符合要求的,舌面沒有太多凸起,舌邊沒有齒痕,舌尖也沒有向內凹陷,基本上他的「海岸線」還是比較光滑的。

那麼邊鼓中陷大概都是什麼樣的呢,我先放幾張圖片看一下

脫髮,反酸呃逆

圖二

這個舌苔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不算是邊鼓中陷,通常這樣的舌苔是形容虛症的人。圖一很明顯是比較胖大的,這個人的體質不會太虛。你仔細看他這個舌頭就好像注了水的肉一樣,都鼓鼓起來的,這個就是水濕包裹之像。如果舌頭看起來比較髒,或者手上關節腫大實聚,那就是有痰凝之像,然後再看舌面,舌面上的點很緻密,舌苔微微有一層,這個人就算沒有熱的症狀表現,也會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熱像,濕郁也是會生熱的。水濕太盛,則氣血流通不暢,氣血不暢則生熱。大家路上車子都開得好好的,有那麼幾輛開得特別慢,那麼就會導致後方出現長的滯緩。

就好比我們洗衣服,會先選擇浸泡,如果泡的時間太長,你去觸摸衣服裡面,實際上是溫溫的。又或者如家的角落裡、床底下、沙發底下啊,不容易流通的地方,往往都是比較髒的。所謂久郁之地,必有伏陽,也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治法主要仿東垣昇陽除濕法,以蒼朮為主,風藥+氣藥+少量清熱藥。

糖尿病

圖三

這個舌苔跟前面就不一樣了,這是很典型的虛了,這個舌邊鼓起的範圍從舌尖到舌頭的兩邊,中間則有比較明顯的凹進去,舌尖略微有點分叉內陷,舌質顏色還偏紅。中焦脾胃是有點敗壞了的,這個病不太好治,從上到下,基本上這個氣血是比較難流通了的。像這種病人,就不能光想著去清熱行氣化濕,正氣還是要補一補。但凡攻邪下氣的藥,力量越強大,他需要調動的自身的氣血也越多,他是會耗氣的,所以很多破血藥包括行氣藥,長期用都是要注意耗氣傷津的弊端,要顧護耗津液。

痤瘡

圖四

這是一個痤瘡的小姑娘,發於整個面部痤瘡,分布的比較均勻,但也不會有那種紅大根硬的,經量比較少,大便有點粘。舌苔也很有特點,舌頭的前部,呈V型鼓起,凹陷也比較靠近舌尖部位,整個都在上焦,通常會考慮心肺上的問題,舌質比較嫩,舌苔比較少,薄薄的白膩苔。氣陰有點不足,土濕水氣不降用的是外科正宗的消風散,其實還是以症為主,並不完全是按照舌苔來的單純,根據舌苔的話我可能會考慮茯苓杏仁甘草湯合生脈飲,茯苓化濕杏仁降肺,參麥補氣陰,大概是這樣一個路子。

虛勞

圖五

這個應該算是最標準的邊鼓中陷了,土濕木陷,盜耗腎精。這個病人一開始人是極度乏力,根據她自己的描述是路都走不動的那種,現在算好很多了,但仍不能幹重活,家務活多做個幾天,還是會精神差下來,二便、睡眠也不是很穩定。

這個舌頭從中間開始,一直延伸到舌根部,呈一字下陷,我們講人的脾胃就好比是土壤,肝就是長在土壤上的植物,腎就是土壤里的精微物質。這個土壤如果比較鬆弛貧瘠,水肯定是流不住的,全都會往下走。對人而言,就是說脾胃虛弱水濕會往下行。流到哪兒去了呢?腎!脾虛水濕下流入腎。那麼肝怎麼辦,肝的天性就是要出人頭地,一定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現在全被這個水濕給攪和了,肝的脾氣多大啊,肯定是不服輸的,還要屢敗屢戰。這是土濕木陷。這個肝氣就會在體內橫衝直撞,會出現尿頻尿黃或者帶下黃、盆腔炎或腳氣等症狀,打到上面麼就會頭暈目赤,易怒、兩側太陽穴頭痛等症狀。最慘的還是脾跟腎,因為肝在發火的時候,其能量是脾腎提供的,所以說這叫盜耗腎精。

高血壓

圖六

這個舌苔的鼓起,跟前面的有點不太一樣,好像原本平坦的舌面,中間被一根棍子壓下去一樣。中間是一條線樣的下陷,這個是腎虛。兩邊的鼓起,這個是肝風。有這樣舌像的,通常可以問一下血壓情況。這裡有一個鑑別的點,如果兩邊鼓起的舌頭看起來比較透亮、比較乾淨,那麼通常血壓還好的,如果兩邊的舌頭看起來比較髒繃得比較緊,那應該血壓是會有點問題了的。

舌邊鼓,看起來比較滋潤的,大多是有水濕內郁,如果舌面上的舌乳頭看起來比較緻密通常會考慮痰飲,這個可以理解為水液粘稠度的不同。

主要還是判斷體內津液的情況,一般有這樣水鼓舌頭的人,都是比較容易口渴的,然後喝水也不太能緩解。因為他本身體內是不缺水的,只是水分在某處聚集,到不了需要的地方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