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決定婚姻,做不好這幾點,再好的婚姻也不會長久

2019-07-16     暖心文筆

文:五月

我曾做過一件很無聊的事,就是向身邊所有已婚朋友打探,他們家的財政大權歸誰管。

然後,我發現一個現象,年紀稍大一點的70後和80後,幾乎都是夫妻一方保管,且妻子保管占多數。而大部分85後和90後,幾乎都是各管各的。

造成這一現象和時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各自的成長環境脫不了關係。我無法評判哪種做法好,畢竟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

但針對如今年輕人的月光和年輕小夫妻頻發的經濟矛盾,我對現在年輕人有幾點建議。

01

可以各自保管自己的財產,但要知曉彼此的收入情況和大額金錢的流動方向。

這不是探討彼此的隱私,而是對婚姻的一種尊重,婚姻能長久存續的基礎,經濟基礎占大頭。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最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愛情誠如此,又何況沾滿生活氣息的婚姻呢?

試問,如果你連你枕邊人的工資收入,存款負債都不清楚,你每晚睡的踏實嗎?

如果你帳戶里超過五位數甚至六位數的金額變動,你都不告知另一半,你問問自己的心,你有把她當成一家人嗎?

告知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對婚姻最起碼的尊重。

02

僅靠夫妻一方來養家的,通常持續不了多久。

家是什麼,是夫妻倆一起搭積木,你一塊我一塊共同搭建婚姻的堡壘,這個過程必須兩個人同時參與。

如果是一個人搭,一個看,搭的那個人搭久了累了就放棄了,看的那個人時間久了也會覺得無聊,然後離開。

如果單靠男人一人養家,時間一久婚姻危機紅燈便會閃個不停,千千萬萬的被拋棄的全職媽媽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單靠女人一人養家,時間久了,女人會覺得很累,一段婚姻里,但凡讓女人覺得累的時候,大多這段感情也將走到了盡頭。

好的婚姻從來都是勢均力敵,彼此成就的,你給家裡添置了一套音響,我為家裡購置了台跑步機,你越來越好,而我也不差。

03

設立共同帳戶,雙方定期往帳戶里存儲一筆不動款。

這個方法是我從閨蜜那學來的,她和老公都很有想法,一個做生意需要流動資金,一個善於投資理財,所以婚後也各自保管自己的財務。

但他們開設了一個共同帳戶,每人每月固定往帳戶里打一筆錢。一來用作緊急應急資金,比如雙方父母急需錢,比如小家一時遇到用錢的時候,但如果一方需要動用這裡面的錢,需另一方知曉並同意。

如果都用不到,那這筆錢就這麼日積月累攢著以後給父母養老,給子女讀書。

我當下就覺得這種方式很棒,因為我們誰也不能預知未來,更不能規避意外,但我們卻可以儘量規避風險,留有後路。

比如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因為月光,竟湊不到足夠的醫療費,比如你的孩子想上個興趣班,你因為不善理財,竟拿不出多餘的錢滿足孩子的願望,你又當如何自處?

錢不是萬能的,但如果因為錢而造成的遺憾,只會讓你耿耿於懷一輩子。

夫妻倆,把有關錢的事理順了,達成共識了,這段婚姻基本上就穩了。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能一路走來變成一家人,如此深厚的緣分,如果因為錢而讓它斷了,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VUxg2wBvvf6VcSZV7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