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變成「家族群」?老師訓斥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都跑來求情

2019-10-02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上學以後,家長都會變得比較焦慮,因為孩子在自己身邊的時間少了,在外面的時間多了,孩子開始獨立解決問題,獨立成長,家長不能隨時在孩子身邊保護孩子,所以擔心孩子會受委屈、被欺負。而唯一能夠讓家長掌握孩子情況的人就是老師,所以家長肯定會和老師有頻繁的溝通與聯繫,但是家長應該注意分寸,過分關注孩子,反而容易惹老師討厭,家長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用錯誤的方式影響孩子成長,更不要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

小徐是一年級班主任,為了方便和家長溝通,小徐建了一個家長群,結果班裡30個學生,家長群里的家長卻有50多個,小徐認為有的可能是爸爸媽媽都加了群,也沒有詢問。班裡有幾個淘氣的孩子,經常在課堂搗亂,還不完成作業,小徐在群里提醒這些孩子的家長要注意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遵守課堂秩序,簡單「訓斥」後,小徐發現好多家長在群里發了消息,仔細一看,都是一個孩子的家長,孩子的姑姑、阿姨、爸爸、媽媽全都在群里給孩子「求情」,說孩子不是故意的,請老師諒解。小徐沒有想到這麼一點小事引起了這麼大反應,她和這位孩子的媽媽私聊,希望能夠讓孩子的姑姑、阿姨退群。

很多家長群都變成了「家族群」,一個孩子有四五位家長都在群里,七大姑八大姨都在群里說話,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可想而知,但是這也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老師很有可能會覺得討厭。孩子是家裡的寶貝,但是不要把家長群當成寵愛孩子的陣地,否則只會給孩子丟人,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在家長群里應該遵守秩序,別讓自己的焦慮成為孩子成長的負擔與阻礙,和老師交流時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經常在群里說話。

家長群雖然是用來和老師溝通的,但是要以老師為主,家長要多留意老師發布的消息,不要在家長群里多說話,或者分享無用的東西,以免阻礙其他家長閱讀老師發布的消息。家長越是低調,越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2、不要要求老師過度關注孩子。

家長關心孩子,老師也會把自己的關懷平均分給每個孩子,家長不要要求老師過度關注某一個孩子,老師必須要公平、公正,家長不能只為自己家孩子著想,也得考慮別的孩子的需求,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單獨和老師說。

3、不要指責老師的行為。

家長不要在群里公開指責老師的行為,要對老師表示尊重,如果老師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家長可以和老師私聊,不要當眾指責,要先了解清楚情況,否則不僅影響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也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處境。

家長要注意在群里的行為,別把家長群變成自家的「家族群」,在群里說話也要注意分寸,改變焦慮情緒,不要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

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有焦慮情緒出現嗎?您是如何調整自己心態的呢?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