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盆栽不僅好看,有些品種還能散發淡淡的香味,越來越多的花友喜歡在家中養它,但很多花友都反饋說天氣熱了後,月季出現了葉子發黃乾枯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原因吧!
關於月季黃葉的判斷
1、干黃-缺水
原因分析:因缺水、乾旱引起,正常缺水一周後才出現症狀。
發黃特徵:葉梢或邊緣發枯、發乾,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若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
解決方式:及時澆透水。嚴重發黃狀態下可移至陰涼通風處緩苗,緩苗期間停止施肥。
2、濕黃-水多
原因分析:濕生葉干生根。如果土久濕不幹,根少葉多,一般會因為澆水過勤或連綿不斷雨天導致爛根引起黃葉。另外,小雨後出現黃葉,太多是上濕下乾死根所導致。
發黃特徵:老葉片邊緣開始發黃乾枯,新葉萎縮不長。
解決方式:立刻控水,更換更加疏鬆透氣的介質。若表現較嚴重需要將植株脫盆晾曬土球。
3、日灼黃葉
原因分析:盆薄盆小、盆受暴曬、土不透氣熱量散過慢,或者是土、水溫差過大時澆水,或者是陣雨、一會暴曬一會下雨逆差過大而引起大量根系死亡等等,都會造成月季黃葉。
發黃特徵:葉片出現乾枯焦黃,尤其是陽光照射部分
解決方式:熱黃的月季需要馬上移到陰涼通風處,中剪、用生根粉灌根噴葉搶救。把盆四周的土扒底三四厘米讓根更透氣,乾濕循環快來防爛根,恢復快。
4、肥害黃葉
原因分析:因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
發黃特徵:幼葉肥厚,有光澤,且凹凸不平,頂尖出現干褐色,老葉片焦黃,嚴重的老葉脫落。
解決方式:停止下肥、大水衝去肥份或乾脆換土。
5、光照不足黃葉
原因分析: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而導致黃葉。
發黃特徵:整株葉片變黃變薄,繼而脫落。缺光病嚴重時根系收縮,根吸收肥少,如果肥一大就死得更快。
解決方式:及時移至室外全陽光照處養植。
6、缺鐵發黃
原因分析:溫室苗,由於土壤肥力條件變化大,常會出現黃葉現象。純無肥介質種植也容易缺鐵。
發黃特徵:幼葉明顯,老葉較輕,葉肉黃色,葉脈綠色,並形成典型網絡。
解決方式:可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來解決,一周一次,連追三次。
7、缺肥發黃
原因分析:因肥料不足、施肥濃度偏低,且施肥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
發黃特徵:幼葉、嫩莖處先黃,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如見此現象後不及時施肥,也會造成全株黃葉甚至死亡。
解決方式:對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濃肥,以免造成燒根,要適當適量分次施加肥料。
8、自然代謝發黃
原因分析:高溫,環境突變,月季進入休眠期,老葉子也會自然發黃。
發黃特徵:芽點鮮活,新出的葉子正常。
解決方式:少量黃葉不用理。如果休眠,環境突變引起大量黃葉,這時千萬別摘掉黃葉,會死,忌施肥,適當遮陽或移到半陰透風既可,土面不幹不澆。
9、自然代謝發黃
原因分析:高溫,環境突變,月季進入休眠期,老葉子也會自然發黃。
發黃特徵:芽點鮮活,新出的葉子正常。
解決方式:少量黃葉不用理。如果休眠,環境突變引起大量黃葉,這時千萬別摘掉黃葉,會死,忌施肥,適當遮陽或移到半陰透風既可,土面不幹不澆。
月季黃葉,對症下藥即可。
平時遵循「干透澆透」原則,轉動盆面避免光照死角,溫度過高的時候應該適當遮蔭,同時在生長期按時「薄肥勤施」就可以減少這麼問題的出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