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和非名校生誰更有出息?看看這個排行榜就知道了

2021-03-04   明珠絮語

原標題:名校生和非名校生誰更有出息?看看這個排行榜就知道了

01

北京大學校友、中公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永新,近日給母校捐資10億元!

看到這條新聞,筆者一下子來了興致,上網查了一下哪所學校的校友捐款最多。

結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校友捐資的排名,和高校排行榜的契合度非常高!

基本上,就是清華和北大排在前兩位,有時你第一,有時我第一。

然後人大、武大、浙大等學校緊隨其後,大部分都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校。

雖然校友給母校捐款不拘多少,關鍵是那份心。

但總的來說,捐款多的校友收入更高,事業更成功,這應該也是一種體現。

事實上,不僅商界的大佬多是出自於名校,學界的大牛,政界的精英,也是出身於名校的比較多。

相信如果在那些領域有排行榜的話,也會得出類似的結果。

02

當然,肯定有人會說,名校畢業有人成功,不代表你就能成功。

北大畢業還有賣豬肉的呢,清華畢業還有當保安的呢,人大畢業還有吃低保的呢!

反之,非名校畢業的照樣也能成功,杭州師範畢業的還能當首富呢!

話當然有道理。

就算是清華北大,能夠給母校捐款的人也是少數,捐10億的更是鳳毛麟角。

就算是沒上過大學,做慈善捐款動輒上億的人也有不少。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算機率,還是名校畢業生成功的機率更高。

好的裡面有不好的,差的裡面有好的,我們看的是整體。

更何況,就算是北大畢業賣豬肉的陸步軒,也出版了著作,辦成了連鎖,身價不菲。

清華畢業當保安的張曉勇,主要是因為照顧生病的父親才放棄了外企白領的工作,也由於同樣的原因謝絕了校友的幫助。

人大畢業吃低保的伍繼紅,也通過精準扶貧住上了新樓房。

其實我們仔細看看新聞就能知道,正因為他們是名校畢業,他們才上了新聞,然後通過校友的資源加上名校的新聞效應,使當事人迅速脫困。

如果陸步軒不是北大畢業,他很可能發展不到現在的規模。

某專科生成了貧困戶,可能根本就上不了新聞。

03

我們都還記得那張「烏鎮飯局」的照片,上面那些叱吒風雲的網際網路大佬,幾乎個個都是名校畢業。

他們用事實說明,學歷真的和事業呈正相關。

就說俞敏洪吧,北大畢業的他,職業的起點是北大的一名普通教師。

而北大這個平台,讓他遇到了一幫優秀的同學,讓他自己有機會選擇出國。

正是在申請出國的過程中,俞敏洪發現相關的英語培訓在國內還是空白,於是才開辦了新東方。

後來新東方的發展壯大,都和俞敏洪能夠站在北大這個平台,擁有更多的人脈和機會有重要關係。

如果俞敏洪前兩次高考失敗就選擇放棄,就不會有後來的平台,恐怕人生會是另一種樣子。

我們可以推斷,如果不是俞敏洪考上了北大,他很可能沒有開辦新東方的能力,也不會碰到這樣的機遇。

再比如最近說脫口秀火遍網絡的李雪琴,她成為網紅是因為喊話吳亦凡等名人得到了回應,看起來成功得非常偶然。

但即使如此,北大畢業這一背景也給她帶來了許多流量,直到現在,北大畢業生仍然是附著在她身上的熱點之一。

04

有些人嘴裡的「考上好大學也不一定有出息」,「高分也可能低能」,只是「讀書無用論」的翻板。

我們大多數人確實都只是一個普通人,即使畢業於清華北大,也不一定有能力給母校捐款。

但能夠有一個好的學歷,肯定能夠為我們的人生助力。

比如在上海落戶,做網紅也行,但你要做到李佳琦那樣的水平。

但如果你考上清華北大,本科畢業就可以直接落戶。

既然我們承認「行行出狀元」,那麼我們也應該坦然承認,在學習上成為狀元,也是成功的重要表現。

努力讀書,考一所好大學,永遠是年輕人最值得做的事情。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