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是咋喝酒的?

2019-09-09   你好夏都

據說前幾年西寧市的白酒銷售量居世界第二位,居第一位的是莫斯科。


當然,青海人是愛喝酒的,這與青海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

青海人喜歡干喝,就是不用下酒菜,尤其在農村。

青海人好客,也表現在喝酒上。



首先是敬酒。對年長者敬八杯酒,以示「八福長壽」;朋友之間一般敬六杯酒,表示「六六大順」,萬事如意;再就是敬四杯酒,取「四季發財」之意,一般是敬做生意的人的;給為官之人也有敬三杯酒,有「三星高照」,「連升三級」的祝願;對不會喝酒的人也敬兩杯,一般是不能敬一杯的,你要是只喝一杯,就會說你是跳著走路,而不是用兩條腿走路的;實在不能喝酒的,就敬一杯,當然也有吉祥的話語,那就是「一定高升」。如果是在家中,主人敬完了,還有其他人也會敬的作為客人也可以回敬。現在敬酒詞中也有政治術語,如「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將一大杯酒和兩小杯酒放在一起敬酒。


其次就是猜拳了。猜拳中包含著一定的文化在裡面。青海人是不猜「五」也不要「五」的,說五是拳瓤子,除非你只猜「五」。現在也有人不要「寶」了。酒令中,除了直接喊出數字外,也有代表的字和詞,主要有:寶、寶是雲南的、寶拳送=0,一心敬你、點、點狀元=1,哥倆好、咱們不錯=2,三星高照、三桃園、桃園結義=3,財、四季發財=4,六六順、六連喜、高高升=6,七巧、鵲兒彈梅=7,八匹馬、八福長壽、八仙壽=8,九常星官、酒是好酒=9,十滿堂、全家福=10。



猜拳時對手指的出法上也有忌諱,就是拇指和食指不能同時出,拇指和小指也不能同時出,再就是猜二以上數出手指時「拳拳不離大拇指」。在喝酒的場合,酒令(監酒人,方言稱其為「量台」)是必須有的。「酒令大死軍令」,即監酒人的話比軍隊長官的命令還大。酒令的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酒令的職責一是觀拳,看猜拳的雙方誰贏誰輸;二是斟酒,酒杯中的酒喝完了要及時倒滿;三是處罰,如果輸酒的人酒喝的不好,就進行處罰,如「滴點罰三」,「扯線見四」,意為喝過的酒杯中如滴一點酒就罰三杯,倒出的酒成線了,就罰四杯,也有「三點成一線」的說法。酒喝多了,話也多了,也有說笑話的。但如果話題偏離喝酒,就會說「喝酒專喝酒,不提馬明友」。



猜拳只是喝酒的一種方式。也有唱酒麴喝酒的。酒麴中有一種接龍曲叫「飛鳳凰」,類似繞口令。基本句是這樣的:「我的紅鳳凰飛呀,我的紅鳳凰飛,我的紅鳳凰飛不起了讓給我的黃鳳凰飛」,在座的人都是鳳凰,只是用「紅黃綠白藍」等顏色來區別在座的人。如果唱的人唱錯了或接的人沒接著唱,如「紅」唱給「黃」,黃沒接著唱,就要喝酒。

現在還有發撲克牌喝酒等。青海人喝酒,有不醉不罷休的勢態,只有把客人喝醉了,才算滿意。其他民族也有自己喝酒的習俗。「要吃就吃手抓,要喝就喝著吐下」。大塊肉,大碗酒。這就是我們豪放的青海人遠在400餘年的明末清初以前,互助民間就有以青稞為原料用土法釀酒的歷史。這種土法生產的青稞酒叫酩醯酒,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的釀酒工藝進一步完善,以當地盛產的青稞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遠燒酒,並逐步形成實力雄厚的「天佑德」、「義永合」、「世義德」、「文玉合」、「義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釀酒作坊最為著名。各地商賈紛紛趕著騾馬,翻山越嶺來此馱酒,沿途聞香而來的買酒者絡繹不絕,因此,民間曾流傳著「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遊人醉」的佳話。


互助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原料,在繼承古老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引進現代技術裝備,用無污染的天然優質礦泉水科學配料、精心釀造、久儲自然老熟而成。產品具有清香醇厚、綿甜爽凈,飲後頭不痛、口不渴的獨特風格,在強手如林的酒類行業中獨樹一幟,在西部民族地區享有盛譽。由於其「地理環境獨特、釀酒原料獨特、大曲配料獨特、制酒工藝獨特、產品風格獨特」,青稞酒魂承傳400年,至今興盛不衰被全國釀酒專家譽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來源:發現青海;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處理,我們只做分享之用,不用於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