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取暖用電貴還是用燃氣貴?專家分析完,才知我家一直用錯

2020-01-18     民工裝修



不論電或燃氣,取暖最終都要它們轉換成熱量,所以先衡量它們的熱值高低。

一立方天然氣的熱值=1.2公斤= 8400 大卡(Kcal)

標煤 熱值: 7000 Kcal/kg

一度電的熱值=3.5x10^6焦耳=860 大卡(Kcal)

算下來:1立方天然氣的熱值約等於10度電的熱值。

基本上,像電油汀、電地暖(不論熱電纜,或碳晶等方式)、電取暖器、電暖氣片等這種直接由電轉換成熱的取暖方式,都不如燃氣取暖的方式划算。因為大多數城市裡10度電的費用比1立方的天燃氣貴。



只是,用電取暖的方式比較靈活,人不在就關,人回來才開,使用時間少,有時給人誤以為用電更省錢,其實不然。尤其取暖體驗、舒適性相差就更大了。



空調會不會製造驚喜呢?

空調使用的是熱泵技術,從室外空氣中獲取能源,再通過電能,將熱量轉移到室內,達到1份電力產生多份熱量的節能效應,與用電直接發熱的方式不一樣。尤其標稱一級能效的空調能達到1:3.5的能效比。看上去很有希望,1:3.5的能效比的空調,豈不是花3度電的就可以收穫10度電的熱值?

3度電的電費怎麼算好像應該能比1立方的天然氣便宜哦。

但實際上低溫情況下,空調製熱並不是很省電。因為冷媒的特性,在溫度較低時存在效率衰減,也就是能效比降低,一般制熱時的能效比往往大大低於製冷,甚至能效比還低於1:1,造成了空調在太冷的天氣情況下無法工作,就是我們常說了空調製熱但出來的是冷風。因此有些空調會加上電輔熱(電熱條,直接用電發熱),用於冬天制熱,一般最小也在1.5到2KW左右,所以空調在冬天制熱時並未發揮出熱泵的作用,天冷的時候,尤其室外溫度在零度以下,這時空調相當於電取暖器。而天氣不是很冷的時候,比如室外溫度在5度以上時,使用空調或比天然氣划算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J2b6W8Bgx9BqZZIOn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