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丟失、「擺攤式配送」……點外賣在廣州大學城學生群體中大熱,也帶來一些問題。
廣州大學城擁有13所高校近20萬師生,歷來是充滿活力的創新小島,最近因學生「吃得不方便不安全」,全城首創外賣中轉站——「廣州大學城學生工作站」,先劃區,將外賣集中,再分類,再定向送達,規範送外賣「最後一公里」,既滿足學生點外賣的龐大需求,也一改過往外賣亂堆在宿舍門口等學生下來找的現狀,確保衛生,維護校園環境。該措施自9月23日試運營以來,效果良好,即將在大學城全面鋪開。
外賣占亂道,學生苦快遞小哥也苦
大學生對「點外賣」熱情高漲。根據美團外賣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7月全國有七成大學生每天都點外賣。另有數據顯示,2019年1-7月,廣州各大校園內每天都點外賣的用戶人數占比76%,大部分訂單來自學生宿舍,還有一小部分訂單來自教師宿舍。
據了解,廣州大學城目前有近20萬師生,雖每所學校都配有食堂,但越來越多大學生點外賣,大學城外賣餐品隨地占道擺放等問題此前不時出現。
「以前外賣都是隨意堆在生活區門口地上,偶爾會被人偷。」在受訪中,多名大學生跟記者反映,他們點外賣時最大的煩惱,就是經常找不到自己的外賣,而且這樣亂堆放也不衛生。
記者採訪獲悉,由於大學城點外賣人數多,高峰期外賣小哥通常忙不過來,於是將學生的外賣堆放在宿舍樓下,再通知學生下來自己找。因未能將外賣直接送到學生手中,無論是便利性,還是環境衛生、食品安全都受詬病。
中轉站上崗,規範外賣配送流程
近日,在廣州大學城管理委員會及番禺區人民政府小谷圍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廣東省大學生創業就業促進會聯合某網際網路外賣平台運用大數據系統創新了管理辦法。
10月10日中午,記者在大學城中山大學生活區門口看到兩個寫著「廣州大學城學生工作站」字樣的小房子,還配備工作人員,這便是外賣分揀小屋。正值午飯時刻,不時有外賣小哥騎車滿載外賣而來,工作人員把車裡的外賣拿到屋子內,按照不同的宿舍樓地址,分門別類地放進不同柜子里,另一批等候在一旁的送餐員再把分類好的外賣送到點餐者手中。
中山大學東校區外賣分揀屋的站長告訴記者,廣州大學城區域內的每個大學門口都設有外賣分揀站,優化了外賣配送效率,整個配餐過程可控制在45分鐘以內。
記者走訪發現,中山大學東校區近日在主要出入口設置了門禁系統,外賣小哥登記後便可進入,最終外賣員到達宿舍樓下,通知點餐的學生下樓取走外賣。廣東省大學生創業就業促進會相關負責人說,中大校方對這種創新的外賣配送方式非常支持,中大保衛處主動牽頭對接,對校園外賣食品配送管理進行優化,目前進入校園的配送人員已經全部登記備案。
學生最關心,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外賣經由中轉站,再到學生手上,如何保證食品安全?
記者注意到,分揀小屋設有清潔消毒區、取餐區等區域,分揀員戴著食品衛生專用口罩,外賣存放在隔間內。相較以往的「擺攤式配送」,如今更加規範。
據介紹,新的外賣配送模式運用大數據平台,建立從商家到學校派送一站式可監控管理機制,確保大學生外賣食品安全。對於這種創新的外賣配送方式,廣州大學城管理委員會呼籲各高校積極參與准入對接、場地支持,宣傳引導和監督管理;此外,大學城管委會接下來會繼續大力推進新模式,杜絕以往食品隨意擺放地下、「髒亂差」等現象,努力成為全省校園網際網路外賣食品配送示範基地。
記者獲悉,這還是一個「勤工儉學工作站」。在華南師範大學讀大二的王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兼職外賣配送員,負責中山大學東校區的三四棟樓,他既是服務者也是被服務者,深有體會,「新模式更加衛生整潔,不會出現送錯餐、外賣丟失的情況。」他說。
據了解,通過實名認證後的學生可以在網際網路平台上報名,報名平台為每個兼職配送員的學生建立了個人工作檔案,從而可追溯派送的每一個訂單、每一份食品,將食品衛生和安全的責任落實到個人。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