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可貼,這些年都貼錯了!

2019-11-04   中國數字科技館

貼創可貼,應該是三歲小毛孩都懂的「小兒科」吧?

不料,擅長皮膚傷口治療的張濤主任卻提醒,大部分人都沒用對!

快來看看,這幾點使用誤區,你犯過嗎?

貼之前沒消毒

使用創可貼前,你有清洗、消毒過傷口嗎?

不少人都認為,創可貼不就是止血貼,趕緊止血最重要,哪顧得上消毒啊。

但這樣做,血是止住了,卻會留下隱患:

貼上創可貼後,傷口處會形成一個適合細菌繁衍的封閉環境,如果傷口本身有細菌感染,則會加重感染。

很多創可貼不都號稱能「抑菌、消毒」嗎?

沒錯,中間的一小塊洗水棉墊,往往含有呋喃西林、苯扎氯銨等抑菌藥物。但棉墊太小,所能發揮的消毒效果其實微乎其微。

所以,別指望創可貼可以幫你消毒了,應該先清洗傷口,尤其是要避免傷口中留有異物,接著用碘伏消毒後,才可用創可貼進行包紮。

包紮得越緊越好

有的人每次貼創可貼,都使勁將創可貼扯得緊緊的,生怕它掉下來,甚至用橡皮筋綁緊。

這樣做,傷口被你死死捂住了,但皮下血管、神經也深受壓迫。

尤其當傷口在手指、腳趾時,動脈就在其兩側,纏得過緊,會導致血流循環不暢。有什麼不良後果呢?指尖末端發麻、發暗、發涼,嚴重者可導致末端發黑壞死,可就需要截肢了!

創可貼貼得太緊,形成缺氧環境,同樣可以加大傷口感染的機率。


防水創可貼更好

創可貼防不防水,其實意義不大。

比如洗澡時,用防水創可貼護著傷口,但其實防水效果並不理想,還不如直接撕掉創可貼,洗澡後再重新對傷口進行消毒,換上新的,待乾燥後這樣會更乾淨、更安全。

值得提醒,相較於膠布創可貼,防水創可貼的透氣性更差,所以更換的頻率得更頻繁些。

此外,創可貼被水浸濕或弄髒,應立即更換。

創可貼多久需要換一次?

一塊創可貼的最長使用時長不能超過24小時,建議每6~8小時就更換一次。

任何傷口,都能貼

創可貼不是萬能貼。燙傷表皮剝脫、傷口感染化膿、被生鏽鐵釘扎傷……通通都不能用!

滿足這幾個條件才能使用創可貼:

·小(傷口長度不超過創可貼寬度);

·淺(傷口深度不超過2~3毫米);

·出血少、新鮮的非感染性傷口。

這些傷口不能用創可貼:

1.小而深;

2.感染或化膿;

3.動物抓咬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