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拍風光,那真是人人都要的。每次我們看到美景的時候,都不由得按下快門。然後回放照片的時候卻突然覺得一點都不對味?
為什麼我們拍的風光照不好看呢?
其實最多無非以下3個原因。如果能避免,風光片的出片率會大大增加。
1、景色本來就不好看
不要驚訝。當我們出遊的時候,往往看什麼都比家裡的好。所以自然是什麼都想拍——哪怕並不是很好的景。
比如這位同學,覺得這個景色不錯。但事實是並不好看。
放個好看的景色在此,就強弱懸殊,高下立判了。
2、畫面空洞
對於風景照來說,畫面要有著眼點,即使風景非常好看,但是畫面沒有一個能讓你多看兩眼的地方,也是枉然。
比如上面的圖,天空的雲不可謂不好看,地面的草原不可謂不是好景。但是看上去空空的,缺乏點睛之筆。
下面畫面中風景也是一般啊。逆光的天白白的,湖面有點散亂,水面有霧,水草也不整齊。比起上面的兩張草原的,風景差了很多。
但是圖中一點出現一個著眼點,就能夠串起整個畫面中的元素,成為一個圍繞著眼點的一個好的整體。
著眼點是被突出的,是最吸引眼球,也是讓目光停留時間最長的點。好比讓你的眼神著陸的意思。
3、光線條件不好
有時候我們看到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但是拍出來卻總覺得顏色盡失,不好看。
比如上面的圖,現場看一定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但是拍完之後我們會覺得畫面並不想想像中般艷麗。
其實原因很簡單。畫面中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這種反差其實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人眼的寬容度很高,但是相機不行。所以拍出來會讓亮的更亮,暗的更暗。這樣結果就是,如果亮——會因為明度高看起來不鮮艷,如果暗——會因為明度低看起來不鮮艷。
所以我們將這張圖導入LR。
然後我們降低高光和白色色階,提亮陰影和黑色色階,照片一下子就和你當時看的差不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告訴大家不要在光線特彆強的時候拍照。
如果躲不開強光線,那麼只能後期了。您可以HDR,也可以像我那樣調整一下色階。
好了,我們現在回去看看自己的風光照,是不是基本都死在這三件事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