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秘籍:從檢查到行車,冬季用車看完這篇就差不多了

2019-12-27     什麼值得買

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讚美猴小猴


創作立場聲明:本文為汽車頻道約稿,同時也是一些個人心得分享。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猴。又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季,各位司機們一定也感受到了寒冬帶來的變化,不僅人體需要在冬季使身體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作為我們交通工具的愛車,同樣需要在寒冷的冬季進行一些呵護和檢查來保證我們冬季的用車安全。作為一名10年駕齡的老司機,這篇文章想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冬季的用車心得體會和經驗分享。

全文約5000字,閱讀需10分鐘。

冬季車輛檢查項目

1.輪胎檢查

作為冬季用車最重要的莫過於輪胎的安全了,作為車輛控制的組成部分,輪胎直接影響著行車安全和駕駛體驗。常規情況下輪胎不需要過多的保養,只需定期檢查胎壓即可。通常來說大部分車輛的建議胎壓都在2.5bar左右,而隨著冬季溫度降低,氣壓也會隨之有所變化。冷態下的胎壓通常會下降到2.3bar左右。此時無需額外進行補氣操作,胎壓在車輛行駛過一段距離後就會恢復正常。

其次,冬季用車還應注意對於輪胎花紋的檢查。通過檢查輪胎表面的磨損標記,當輪胎表面花紋磨損到刻度時就應及時更換輪胎。此外還應注意觀察輪胎表面是否存在過多的老化裂紋,部分車輛由於使用環境溫差較大,因此會使得輪胎老化速度加快導致裂紋出現。此時也應該及時更換輪胎。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經常上馬路牙子的車輛輪胎,側面就很可能會出現鼓包,這種情況下也應及時更換輪胎。

對於大部分在城市鋪裝道路的車輛來說,冬季沒有必要專門更換冬季輪胎,畢竟主要道路都會及時進行融雪作業。而對於部分東北車主來說,則有必要更換冬季輪胎或者隨車攜帶防滑鏈了。尤其是長期下雪的地區,結冰路面安裝了防滑鏈的車輛通行時也會更加安全一些。

偉力通的胎壓監測用了4,5年了一直很穩定,價格也很便宜,不妨嘗試一下。


備個氣泵以防萬一之需。

如果經常需要涉冰行駛,防滑鏈也是必不可少的。


2.電瓶檢查

冬季第二個需要檢查的就是車輛的電瓶了,做為全車電器的總電源,汽車電瓶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著冬季的用車安全。對於大部分3年以內的准新車來說,只要不是經常熄火開空調或者長時間在熄火狀態下使用車載電器,電瓶的健康狀態都是無須擔心的。

衡量電瓶健康的指標就是通過萬用表測量電瓶正負極之間的電壓值,通常汽車電瓶的額定電壓為12V,因此只要保持在12V左右,就無需進行額外保養。如果電瓶電壓過低,例如10V左右時,再結合電瓶的使用年齡判斷來選擇是否更換也會更為合理。

家用萬用表即可

考慮到目前大部分電瓶都採用了終身免維護的封裝方式,因此不需要再檢查電瓶電解液是否需要補充這個步驟。對於部分老舊車輛一時不想更換電瓶的,我還是建議你隨身備一塊能夠給電瓶點火搭電的移動電源。

圖片來源為70邁宣傳圖片。

老牌瓦爾塔的電瓶還是比較靠譜的。


3.防凍液檢查

說到防凍液,很多開車時間短的小夥伴們經常會將它和玻璃水搞混,因為從顏色上來說大部分車輛原廠自帶的玻璃水和冷卻液都採用了藍色染色劑,而剎車油則是紅色。因此,會出現搞不清這兩者的現象。簡單來說,防凍液又叫冷卻液,是用來為發動機降溫的,由於其冰點比水低,而沸點又比水高,因此才叫做防凍液。而玻璃水是為了清除擋風玻璃污垢所用的清潔用水而已,兩者都是藍色則是為了避免被當做飲料誤飲而添加了染色劑。

簡單了解了防凍液的用途和區分之後,接著說冬季對防凍液的檢查。前面我們說到了防凍液具有低冰點的特點,這是由於其主要成分乙二醇的特點所決定的,通過將乙二醇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就可以得到不同冰點的防凍液了。通常來說,對於國內大部分地區,-25度的冰點就可以滿足需求。平時如果防凍液的液面低於了防凍液箱標記的下限刻度,則可以自己適當添加些蒸餾水(我一般買屈臣氏的蒸餾水)或者通用防凍劑補液進行補充,並且在車輛定期保養時,可以要求4S店採用專業檢測儀器對防凍液的冰點進行測量,做到萬無一失。

自己想測量也可以買個測試儀玩玩。


此外,近些年火熱的EVANS無水免維護防凍液,這裡簡單說一下。由於採用了與傳統防凍液不同的防凍原理。如果車輛更換過此類防凍液,後期需要補液時也只能繼續補充原廠EVANS防凍液。與其他乙二醇類防凍液可以適當自行添加蒸餾水或者加通用補液的情況完全不同,不能與萬能防凍液進行混用。

4.玻璃水的注意事項

上面說了防凍液和玻璃水顏色都是藍色的,當然這有些絕對。目前市場上售賣的玻璃水顏色五花八門,紅綠藍各色都有,例如龜牌的招牌產品就是綠色,大眾的原廠玻璃水是紅色。染色的目的都是為了區分引飲用水避免誤飲,它們的主要成分依然是水。

而冬季由於車輛的使用環境溫度低,就需要玻璃水具備一定的防凍能力,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低結冰點。既然這樣就會有小夥伴問,拿防凍液直接來當做玻璃水用不就好了。從原理上來說沒毛病,但是考慮到大部分防凍液主要成分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時防凍液里還有其他防鏽添加劑成分,因此拿來洗玻璃就顯得既污染環境又大材小用了。

因此,對於冬季最低溫度低於0度的小夥伴,建議使用冬季專用玻璃水產品,例如-25度的玻璃水,主要成分是由乙醇和水所組成。想偷懶的小夥伴則可以自己根據比例將無水乙醇補充一部分進水箱,也能夠降低玻璃水的冰點。小猴自己曾經加過500ml無水酒精到玻璃水箱裡,戶外-10度以上基本沒有結過冰。如果你生活的地區冬季低溫偶爾出現,自己這麼干也是完全可以的。至於添加後的冰點有多少度,也可以用上面的防凍液測試儀進行測量。

5.雨刷器的檢查

冬季也要檢查雨刷器,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是麼。其實冬季不管是下雪與否,雨刷器的使用都不會減少。即使不下雪時,冬季的塵土也要相比其他季節大很多,因此開車途中也需要使用雨刮器,同時輔助噴玻璃水對玻璃進行清潔。

雨刷膠條的健康程度也決定了清潔過程中是佛會出現刮不幹凈以及膠條噪聲和彈跳的現象。如果你的雨刷膠條在清潔過程中出現了水霧或者彈跳異響,那麼就要考慮及時更換了。在下雪時,如果因為膠條的清潔效果差,也會影響行車安全。因此,冬季及時檢查自己的雨刷器膠條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戶外,車輛停放時下雪前記得把雨刮器豎起來或者套個塑料袋,也能夠省去清理積雪時雨刷器被凍住的尷尬。


6.積雪的清理

隨著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城市在降雪後都會第一時間對道路拋灑融雪劑,而融雪劑的主要成分則是各種氯鹽,更便宜的則是使用工業用鹽作為融雪劑。此類融雪劑的融雪效果很好,但是對於金屬的腐蝕性卻很強。因此,在城市拋灑融雪劑道路行駛後,最好趁天氣放晴儘快將車輛上附著的積雪清理乾淨,減少對於車輛的腐蝕。因此車上常備一個小小的橡膠鏟子,對於每次積雪厚清理車輛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類似這種橡膠小鏟子還是很實用的。


7.剎車片和剎車油的檢查

冬季行車安全最重要的一部分則是車輛的剎車系統。剎車系統主要由剎車片與剎車油,剎車盤所組成。隨著冬季路面濕滑,車輛制動過程中ABS的介入也會時常發生,因此,對於剎車片的磨損也會增多。因此,首先在冬季定期檢查剎車片的厚度是否在安全範圍內是十分必要的。

簡單的檢查剎車片厚度辦法是車輛在發動時,將方向朝一側打到頭,將車輪側面徹底漏出車身,然後觀察剎車片的磨損提示鐵片與剎車盤之間的距離或者直接觀察剎車片剩餘厚度。如果提示鐵片離剎車盤的距離只剩幾毫米,或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剎車片厚度只有幾毫米時,就提示你需要更換剎車片了。

提示鐵片也就是下圖中剎車片的警報器,看看他與剎車盤之間的距離:

上圖為菲羅多的剎車片結構示意圖

此外,如果不想這麼麻煩檢查,也可以在行駛途中留意剎車時是否有明顯金屬摩擦聲,也可以幫助用來參考是否需要更換剎車片。單純根據行駛里程來判斷剎車片厚度的方法對於不同的駕駛風格和不同配方的剎車片來說,並不一定適合。

剎車油的主要作用是傳遞壓力,控制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的摩擦力,因此屬於一種液壓油。而油類的特性又使得其容易受潮和氧化,從而影響剎車系統的效率。因此,對於剎車油的更換,在入冬前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來說,定期2年更換一次剎車油就足夠了,而DOT4規格的剎車油就已經可以滿足需求,無需過分追求DOT5規格的剎車油。而偷懶的做法則是,定期觀察剎車油的性狀,如果過發現剎車油壺裡面已經出現渾濁的情況,也請務必及時更換。另外,測定剎車油中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也是更換剎車油的重要指標之一。

剎車油箱通常位於靠近駕駛室的一側,蓋子上會寫明剎車油箱。

圖片來源

通過測試筆來測定剎車油的含水率,當小於2%時都是無需更換的。


此外,對於廣大老司機而言,目前網際網路提供的更換剎車片剎車油服務已經非常方便,不僅京東的電商已經可以購買包含工時及物料,在線養車平台如途虎等也會經常進行促銷,因此只需要關注張大媽的好價爆料就好。網上購買的車輛保養工時費用,基本上與路邊攤已經沒有太大區別,購買前關注各家口碑進行選擇即可。


8.機油的標號選用問題

關於機油部分,其實大多數車輛出廠所建議的機油標號都是滿足低溫下使用需求的。關於機油標號的意義,根據美國石油協會API制訂的機油標註標準:例如標號為5w-30的機油,標註共分為兩個部分,W之後數字代表了機油在100℃時的高溫抗剪力,同時也代表機油的基礎粘度,數值越大機油基礎粘度越高,抗剪力越高、形成的油膜越厚,流動性越差;W前面的數字是代表機油的傾點溫度,簡單來說就是結冰點溫度。10W的機油對應的結冰點溫度是-25℃,0W是-35℃,5W是-30℃,15W是-20℃。

因此,對於大部分車主來說,5W的對應結冰點溫度-30°就足矣應對冬季大部分地區的使用環境。如果實在不放心機油冰點不夠,那麼換上0W系列的機油也是不錯的選擇。

9.燈光系統的檢查

冬季行車途中對於燈光的運用,同樣關係到行車安全。車輛的燈光系統包括有:前照燈,前霧燈,日行燈,後部示寬燈,後部剎車燈(高低兩部分),轉向燈,倒車燈,霧燈。這些燈具共同完成了我們行車過程中對於車輛轉向,車輛行駛狀態以及夜間照明等功能。

冬季行車難免會遇到大雪紛飛的環境,暖黃色霧燈的穿透性好,結合日行燈的提示效果也有助於提高行車途中的安全性。因此,冬季對於車輛燈光系統的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鹵素燈,氙氣燈的選擇問題,個人覺得就沒必要折騰了,大部分城市道路的照明條件下,雨雪天氣只要保證燈光正常工作,安全性沒有太大差別,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才是關鍵。

10.關於熱車問題

關於冬季的熱車問題,目前大家還很難取得一致共識。下面還是簡單分析下到底要不要熱車吧。汽車的發動機等轉動部件工作時需要機油的潤滑來保證工作狀態,同時機油受溫度影響在低溫時的流動性和潤滑性也會降低。因此當車輛冷態啟動時,整個機油油路系統的機油溫度是與環境溫度一致的,而且此時機油對於發動機轉動部件的潤滑效果也是最差的。所謂熱車指的就是通過發動機原地運行一段時間,利用發動機的熱量將機油的油溫上升到機油最佳工作狀態後再起步運行,以達到對發動機磨損最小的目的。對於大部分地庫停放的車輛來說,由於樓體暖氣管路以及保溫層的加溫作用,地庫里的室溫都在0度以上,因此大可不必原地等待進行熱車。

通常通過水溫表來間接判斷機油溫度。

而對於在戶外停放的車輛,尤其是東北地區的老鐵們,還是買件厚實的車衣給汽車蓋上吧。室外停放的車輛最好稍稍等上1-2分鐘使得機油溫度上升後,再正常行車。畢竟冷態下的機油對於加速的反饋也會延遲,此時行駛的駕駛感也不會太好。

另外,對於部分日系車型在低溫時會存在變速箱低溫保護鎖止的問題,也需要一定熱車時間來使得車輛水溫溫度上升後再行駛(Jatco為代表的CVT產品)。

P.S.如果你不想原地熱車等待,記得啟動後也不要猛踩油門,緩慢行駛一段時間後機油溫度和水箱溫度是會慢慢上來的,而空調取暖則最好等水溫上來後再開啟,也能有效縮短熱車時間。


行車注意事項

最後,下面再為大家總結幾點冬季行車中的注意事項:

1.在雨雪結冰路面行駛時,切記保持足夠的行車距離。由於路面摩擦係數降低,剎車距離也會成倍增加,因此跟車行駛時最好保持平常一倍以上的跟車距離。

2.正確使用剎車制動,打開車身姿態控制系統。路面的路況複雜,隨時都有暗冰或者輪胎打滑的可能。因此,在剎車時切記猛踩剎車,否則即使ABS介入了制動過程,依然可能側滑。同時記得將車輛自帶車身穩定系統保持打開,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

3.打開玻璃加熱並正確使用雨刮器。雖然上車前已經對前擋風玻璃進行了清理,但是由於持續降雪,前風擋玻璃仍會積雪或者結冰。因此才需要在行車途中打開玻璃加熱進行融雪以及雨刮掃雪,保證行車途中最佳的視線。

4.行車中切莫冒險攀爬積雪坡道。作為一名SUV車主,尤其是四驅車主,自然對於複雜路況的自信心更足一些。但是,如果遇到積雪未融雪的坡道,小猴依然不建議大家輕易開車攀爬,尤其是較大的坡道。如果坡道上面凍上冰層,再牛的四驅依然於事無補。整車向下溜的時候基本車輛屬於失控狀態,風險較大。

5.控制車速,控制車速,控制車速。即使是城市鋪裝道路,拋灑融雪劑後也需要一定時間進行融雪,因此不管道路上有沒有積雪,安全駕駛的前提依然是控制好車速,切莫貪圖高速駕駛的快感而忽略了安全。

總結

關於冬季用車的注意事項和行車安全,總體上能想到的就是以上這些了。儘管關於車輛檢查的部分可能和日常小保養有一些重疊,但是對於冬季的用車安全還是很有必要的。可能我們日常沒有精力去對車輛做這些檢查,但是在冬季雨雪多發的特殊情況下還是最好多看兩眼。安全行車的前提是保持車況良好,擁有一個好的駕駛習慣則會讓你受益終身。好了,我是小猴。我們下期老司機秘籍欄目見。

如果大家喜歡本文,歡迎關注我的ID,今後將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產品分析及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AnYRm8BMH2_cNUgp1B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