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安慶的街巷
你能感受到
一磚一瓦都透著
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以承載的回憶讓人們記住安慶的過去
關於安慶的年齡,你知道多少?
1、迎江寺:1045歲
安徽省首剎
北宋年間有僧人涵萬朝禮名山路過安慶時見此地依山傍水、風景清幽,便結茅安禪、立願募捐建廟。經過四年努力,於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建成。後因戰亂屢遭破壞,後來無凡、竺庵二僧人先後募化重修迎江寺,寺廟漸成規模成為安徽省首剎。
2、譙樓:668歲
安徽建省的標誌性建築
安慶譙樓有600多年的歷史,歷經4次修葺。據史料記載,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慶就建有譙樓,後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兩軍交戰時被毀;明朝洪武元年重建,並將其作為知府衙署的望樓;乾隆年間,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寧移至安慶,譙樓又進行大規模修葺擴建,此後一直作為司署之所。譙樓當之無愧地成為安徽建省的標誌性建築。
現存的安慶譙樓初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清初,知府王延賓加以修葺,是知府衙署大門前的望樓。下為拱形門洞,深約20多米。上為雙檐樓閣,氣勢雄偉。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駐南京(江寧)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慶,即以安慶府署為司署(俗稱藩台衙門)並加以擴充。咸豐年間毀於兵焚,而譙樓獨存,同治六年(1867)布政司吳坤修重修,題寫「白日青天」四字刻石,嵌於樓外門洞之上。
3、清真寺:549歲
長江中下游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安慶市南關清真寺,由明代驃騎將軍馬義領銜創建於明成化元年(1465年),五年建成(1470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該寺原名禮拜堂、清真堂,後更名清真寺,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列為全國百座名寺,屬安徽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大江南北享有盛名。
安慶清真寺具有中國南方傳統建築風格,採用小天井藝術手法,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全寺分為3區,經大門、石窟門、垂花門,曲折而入,過幾層小天井,即達大殿。庭院整齊,建築完備。原有大殿、明德堂、養正堂、望月八角亭(今已毀)、南北講堂、經學堂、洗心所(水房)、客廳、「超泉」(水井)等。
無像寶殿雄偉高大,面積600多平方米,高20餘米,有殿柱36根,可容千人禮拜;重檐斗拱出四跳,外帶圍廊,硬山山牆外加一道短檐的歇山做成;門窗鏤格丹朱,精麗難得。從設計、布局到施工,建築藝術水平很高。
4、振風塔:449歲
萬里長江第一塔
振風塔是坐落於長江邊上,原名「萬佛塔」,是長江流域少見的迎江七級浮圖。遠看如同一直立的圓錐體,挺拔秀麗,氣勢雄偉;近看由磚石砌成的樓閣式建築,嵌空玲瓏,莊重華美。該塔七層八角,內共有168級台階,每層有石欄環衛。
當時是北京白雲觀老道人張文采的精心設計,相傳它是為了振興文風所建,建於明代隆慶二年,隆慶四年(1570年)完工,歷史悠久。據介紹這是全國磚混結構塔中第二高塔。有著「過了安慶不說塔」、「萬里長江第一塔」和「寶塔王」的美稱。振風塔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5、敬敷書院:367歲
清代安徽規模最大的官辦學校
敬敷書院是清代安徽規模最大、辦學時間最長的官辦書院。1652年在安慶城內建成,初名為培原書院,1733年奉旨改為官辦,1736年定名為敬敷書院。著名桐城派文學大師姚鼐、劉大櫆曾為書院院長。安徽近代名人房秩五曾受業於此。
舊址位於安慶師範學院敬敷大道東,1897年移建於此。書院為一座東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築群,包括門坊、長廊、齋舍與碑廊,總建築面積936.9平方米。原書院建院時講堂正梁、考生試卷等均保存完好。
後書院歷為安徽大學堂、安徽高等學堂、安徽武備學堂、安徽陸軍小學堂、安徽省女子蠶桑講習所、安徽省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6、探花第:292歲
雍正皇帝御賜金匾
探花第,坐落在安慶市區南關清真寺街,始建於明朝初年。因清雍正五年(1727年)安慶馬氏八代子孫馬大用高中武探花,雍正御賜「探花及第」金匾而高懸府中,故名。是安慶市回民中官宦望族的故居之一。
探花第為明代舊屋改建,原為五進,近700平方。大門兩側旗鼓石狀如鼓形,高52厘米,頂面正中至底開鑿有供插放旗杆用的孔洞,腰圍最寬處直徑為285厘米,通面浮雕,整個畫面構圖虛實有致,形態生動,線條圓潤流暢,石雕手法精湛。
7、趙朴初故居:155歲
佛教領袖 書法大家
趙朴初故居又稱「四代翰林第」,坐落在市區天台里44號。初為明刑部給事中劉尚志私宅,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任翰林院主修的趙畇購得,始為趙氏府第。因宅第主人趙氏祖孫四代均入翰林而得名。宅第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現存四進,每進面寬均為20米。各進之間採用天井做法,兩側山牆為馬頭牆。大門為八字形門第,門楣上為磚刻楷書「世太史第」橫額。門兩側有磚刻楹聯:「江山如畫,物我同春」。
漢白玉石門邊框用陰文線刻各種幾何圖案,線條清晰,技法精湛。西側有共用山牆的四進住宅,有3門與其相通。兩組建築格調相似,布局、年代相近,實為一體。
8、安慶天主教堂:126歲
中國最早天主教堂之一
安慶耶穌聖心主教座堂是位於安徽省安慶市錫麟街的一座天主教堂,前天主教安慶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天主教堂,1871年始建,歷時22年完工(1893年)。教堂整體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式的磚木結構。門廳面西臨街,門楣有「天主堂」楷書額。整座建築由耶穌聖心堂、神甫樓、文化長廊、門廳及庭院組成,是近現代重要的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9、安徽郵電管理局:91歲
安徽省現存郵政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
安徽郵電管理局位於安慶墨子巷64號,即現在的安慶郵局1928。這座郵局共三層、高達 20米、面積 2200平方米,青磚混凝土框架結構,歐式建築。
該樓興建於1926年,1928年竣工。自1899年開始安慶官辦郵局到1928年建成至今,這棟樓先後經歷了中國近代郵政的三個階段,在安徽省現存郵政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0、焚煙亭:32歲
安慶五大名亭之一
焚煙亭坐落在安慶市沿江西路,1987年建立。依堤傍水,紅柱黃瓦,畫枋飛檐,頗具清代嶺南風格。亭台周圍的石碑、假山、焚煙浮雕、園林錯落有致。其中假山基座石碑上刻有《焚煙亭記》一文,記述了安慶焚煙的經過。紀念了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安慶焚煙的歷史。現亭內碑刻上的《焚煙亭記》。
該亭是紀念孫中山先生來安慶時,讚揚安慶人民焚毀帝國主義分子販運鴉片之壯舉的歷史見證。
對於安慶人來說
這是一座家一般的城市
不管以後老建築是否依然舊存在
希望你能在這座城留下絢爛多彩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