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畫過巴黎最美好的年代,沒去過巴黎看他的話就夠了

2019-12-15   LicorneUnique


曾有這麼一個時代,

永遠充滿奇蹟幻想

和世俗的歡愉,

人們不知憂慮為何物。

巴黎人輕嘆著,

那是記憶中最夢幻的

「美好年代」。


詹姆斯·迪索《在船上的年輕女子》/1870


而有一個法國畫家,

從巴黎跨越到倫敦,

不斷刻畫著那個時代的浮華夢境。

今天,我們就跟著

詹姆斯·迪索的畫筆,

去看看時光中的永無島,

到底是什麼模樣。


《春》/1865




東方風潮


1853年,17歲的少年迪索離開家鄉,

只身前往巴黎學習繪畫。

那時候正是東方藝術

席捲歐洲的黃金時期。

來自日本的珍貴蒔繪漆器、

色彩艷麗的浮世繪畫作、

中國典雅的青花瓷…

每一處東方風景

都讓畫家驚嘆不已。


《日式花瓶》/1870:畫中的東方女人其實是迪索收藏的日本瓷娃娃。


德加畫筆下的迪索/大都會博物館收藏:日後的印象派大師德加,曾在巴黎與迪索師從同一位繪畫老師


1866年,迪索為當時的名媛

Miramon侯爵夫人畫了一張肖像,

夫人身著玫紅色長裙,

細膩的蕾絲裝飾

從袖口處蔓延而出,

嬌美溫柔,又奢侈華麗,

腳下是一張黑色的皮草。


《侯爵夫人肖像》/1866


屋裡擺滿來自日本和中國的物件,

無聲地宣告著主人的身份。

夫人旁邊放置了一個

極具東方風情的花瓶,

似魚又似龍的形狀,

讓人想起中國的民間傳說

「魚躍龍門」。


迪索僅僅用畫筆,就讓人感覺出裙裝的柔軟質感。


奢華的金色屏風,

靜靜地立在夫人裙邊,

上面以細膩的筆觸

描繪了東方仙鶴。

這種體型較小的屏風

來自遙遠的日本,

華麗精緻,色彩濃烈,

受到上流社會的熱烈追捧。


夫人身後的屏風來自遙遠的東瀛之國


這張帶著西方的優雅

和東方風韻的肖像畫一出

便引起轟動。

也讓背後的畫家聲名鵲起。

30歲那年,聲名遠揚的迪索

在巴黎富人區皇后大街

買下一棟嶄新的豪華別墅。


《壁爐旁》/1869:迪索在皇后大街的奢華別墅一角,以1,573,250英鎊成交。


「所有的(日本)商品都被一個叫迪索的法國藝術家搶走了。他最近手頭上似乎有三件繪畫要創作,店家的小情人告訴我那是『世界三大奇蹟』。在她看來,這位畫家遠比惠斯勒要強得多。」

——拉斐爾前派畫家羅塞蒂談到迪索/1864


迪索將自己這些年收藏的

心愛的東方珍寶都放進別墅中,

打造了一座東方宮殿:


精緻繁麗的日本船隻模型

供客人欣賞,

旁邊放著中國風格的典雅木桌

和小巧的瓷器花瓶。


《觀賞日本玩物的女子》/1869


透過身後敞開的小型屏風,

能看到日本雛祭所用的祭台上,

擺滿了身著絲綢和服的精緻人偶。

畫家的東方風情別墅,

成了眾多名流光顧的地方。


對於迪索來說,自己的家不僅僅是炫耀收藏的場所,華麗異域風情的背景更能夠幫他積攢人氣。




溫室之花


經濟上的飛速發展,

社會呈現了日新月異的面貌,

締造了英倫的日不落帝國,

和法國的黃金和平時期。

目光所及之處,

皆是一片太平盛世。


布萊頓的節慶日/1875-1878



一大批新興貴族湧現,

他們狂熱地追尋

往日貴族們的生活方式。

歐洲正如薩克雷筆下的名利場,

男男女女皆沉醉在

浮華世界裡,

不願醒來。


《伴娘》/1883-1885


那時候的名媛淑女們,

如同綻放在溫室里的玫瑰:

層層疊疊的蛋糕裙,

上面配以蕾絲裝飾,絲綢緞帶

華服上每一處裝飾,

都被畫家仔細地描繪著。


《海邊》/1878 :以1,546,650英鎊成交


華麗的絲綢緞帶和層層疊疊的褶皺,都被畫家細膩地描繪出來


《秘密》/1867


《溫室中》/1878/以2,045,000美金成交


這裊裊婷婷的倩影,

手捧花束或撐著陽傘,

脖頸和手腕上

系一條細細的絲綢緞帶

溫柔嫵媚的同時,

又帶上一點俏皮。


《一束丁香》/1875


《春天早晨》/1875/大都會博物館


名利場


熱鬧且歡快的舞曲

仿佛永遠都不會停歇,

迪索更是著迷於

舞會派對里的大千景象,

不厭其煩地描繪著

姿態各異的名媛淑女。


《時髦女郎》/1885:舞會正要開始!


社交季舞會,

是許多名媛人生中第一次的

正式社交場合。

許多「初出茅廬」的淑女,

都為此憧憬不已。

這不,女孩兒著急參加舞會,

不聽母親勸告,

早早抵達主人家,

不料音樂沒準備好,

美酒還未上齊,

只得惱羞地低下頭。


有人畫過巴黎最美好的年代,沒去過巴黎看他的話就夠了

《太早了》/1873


女孩兒羞愧地低下頭,周圍則是不同表情的看客們


站在沙龍中央,

女孩兒拿著琴弓,

準備小提琴演奏。

或許因為緊張

還微微顫抖著雙手。

周遭的夫人們翹著手指放在唇上,

輕輕對著眾人說一聲:

「噓!演奏就要開始了,靜靜聆聽吧!」


《噓!》/1875


舞台中間的演奏者似乎有些緊張,而周圍身著華服的女子站起來,似乎想要宣布演出的開始


舞會中野心勃勃的女子

也沒能逃開畫家的眼睛:

她身著嬌嫩粉裙,

在人聲鼎沸的舞會中央

不經意地打開一把

碩大的羽毛扇子,

瞬間贏得了全場人的注意。

紳士們竊竊私語,

一齣好戲,正要開始。


《雄心勃勃的女子》/1885


精心打扮的女子,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態


竊竊私語的紳士們


藍色的夢


在迪索的年代,

經濟飛速發展,

豪華的小型蒸汽遊輪誕生了。

昂貴而奢侈的短途航海旅行

成為了新貴們新的興趣。

蔚藍深邃的大海,

豪華精緻的遊輪,

一切都如此讓人著迷。


《船上舞會》/1874


盛裝出席船上舉辦的舞會派對,

或者到套房的陽台里賞賞海景,

即便是暴風雨來臨,

也可以在舒適的房間裡,

安然而臥。


沒有舞會的時候,大可邀請閨中好友或是船員水手一起觀賞海景。


《暴風雨》/1876


如果不乘船遠行,

大可選擇輕便的小船,

撐著小巧精緻的陽傘,

倚靠著欄杆,

隨著平靜的泰晤士河面

輕輕搖晃一個下午。


《泰晤士河》/1876


《泰晤士河上》/1871


《泰晤士河畔》/1874


繁華不夜城


走下混雜著海腥氣的甲板,

燈火輝煌的競技場沸反盈天,

身著華服,駕著戰車的女子

經過歡呼喝彩的人群,

精彩紛呈的馬戲就要上演。

人聲鼎沸之處,

都是時代能給予所有人的

熱鬧的煙火氣。


《戰馬上的女士》/1883-1885


《馬戲團愛好者》/1885/波士頓美術館

這種上流社會專屬的馬戲表演,是由業餘的馬戲愛好者組成,而這些業餘表演者皆出身名門貴族


畫家將目光定格在穿著粉嫩蕾絲禮裙美人的一個回眸


悠然的時光


若想討得一方清靜,

初秋午後也可約上知己,

拎上精緻的野餐盒,

前往靜謐郊外野餐聚會。


《假日》/約1876/泰特美術館



攤開桌布,擺上瓷碟銀壺,

水晶杯里斟上紅茶或紅酒,

伴著湖邊的微風酣飲作樂。


腳步放輕一些,少女已經進入甜蜜夢鄉/1876


精緻的銀器和瓷質餐具安靜地擺放在桌上


在某個天朗氣清的早晨

也可去繁花盡頭走上一走,

奼紫嫣紅開遍,

每一處都讓人覺得身心愉悅。


《清晨之行》/以11,819,787人民幣成交


《菊花》/1874-1876


或者乾脆揣上一本,

未讀完的小說或報紙,

躺在花園深處的鞦韆吊床上

享受只屬於一個人的

靜謐,安然和悠閒。


《十月》/1878


《吊床》/1879/以1,323,750英鎊成交


在那個喧囂而熱鬧的時代,

情人間的竊竊私語

仿佛也鍍上了一層

悠然的色彩。

一封有著熟悉字跡的信,

一個眼神,一個微笑,

一個輕輕的碰觸試探

就已經足夠。


《告別》/1871


畫家還原了情人之間欲說還休的感覺


《信》/1876-1878/加拿大國家美術館館藏


若能永遠沉睡在永無島


梵谷曾說,

迪索的作品飽含人性光輝,

這也是使他變得偉大、

永恆的原因。

在迪索的畫里,

每個人都是那個浮華年代裡

最經典的縮影——

仿佛世間沒什麼偉大需要歌頌,

唯有快樂值得永存。


《藝術家的妻子們》/1885:時髦女郎的回眸一笑,讓人印象深刻


《陽光下》/1881/大都會博物館


《穿紅裙的紐頓夫人》/1880



此時此刻

賓客都已盛裝出席,

美酒已經斟上,

音樂隨時準備奏響——

今夜我們只在永無島上,

做著世人皆羨的繁華美夢。


《四人小聚》/1870



想了解更多藝術八卦?快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