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令人動容的故事,看看托爾斯泰怎麼講

2020-07-12     光醬語言研究所

原標題:如何寫出令人動容的故事,看看托爾斯泰怎麼講

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在寫作的時候,總是嘗試著使用華麗的辭藻、和自認為深刻的金句去堆砌所謂的故事,就連形容天氣就用了大量的形容詞,生怕別人覺得不夠。我還嘗試在某些平台發故事,網友們評價我的故事就像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這讓我覺得非常無奈,其實我並不想這樣,只是沒有掌握寫故事的技巧和能力。

在一個偶然的間隙,朋友向我推薦了《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對寫故事的認知被打破了:一篇好文章,一個好故事,並不需要用富麗堂皇的辭藻,也不需要用大量的修辭去堆砌,使用最樸素的文字,表達出最真實的感受。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是理察·科恩編著而成,他是英國知名出版社的發行總監,經他編輯的作品曾有多本榮獲普利茲獎、布克獎等獎項。理察不僅在這本書里講述了托爾斯泰如何對作品進行寫作,還加入了一批偉大作家的創作歷程,她就是一本方法論,讓我們能夠寫出更加令人動容的故事。

在書中,理察為我們提供了寫作方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01|學會用「抓住、邀請、誘導」的方式開頭

在書中,查理德說道:「寫作就像談戀愛,開頭總是最美妙的」,事實上每個作者都是希望讀者在閱讀自己作品的時候,一個好的開頭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對一篇作品來說,讀者最看到的就是開頭。只有一個有趣的開頭,大家才會想著繼續閱讀的信心。那麼如何才能寫出好看的開頭呢?書中查理德給出了以下幾種寫法:

i.第一種是抓注意力式

作者寫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秀的開場白都是抓注意力式的」,究其原因,不過是作者期待讀者能夠讀下來,比如《變形記》里,格里高變成昆蟲;比如《創世記》里的「最初又是一個詞,這個詞與上帝同在,這個詞就是上帝」…他們都用了意想不到的開頭,吸引了讀者的興趣,讓讀者能夠有讀下去的慾望。所以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抓人注意力的方式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ii.第二種是邀請式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福斯特在《印度之行》里都用了這樣的方式,他們讓敘述者宣布自己會成為故事的主角和中心,然後帶領讀者一起去經歷,去感受故事的發展。在使用邀請式時,可以加速我們對於內容感興趣的過程,從而迅速抓住讀者的心。

iii.第三種是誘導式

乍一看,它的使用方式和「注意力式」相似,他叔是藉助通過獨特的聲音或者獨特的方式,比如紅樓夢最開始的時候,曹雪芹就用了甄士隱的夢境,道出了絳珠仙草和頑石之間的練習,也為寶玉和黛玉的故事埋下伏筆,藉此抓住了我們的吸引力,讓我們有興趣地讀下去。

回顧自己之前看過的小說和故事,無論是名著還是三流作品,都跳不出這3種開頭的寫法。,一個好的開頭,是對故事的承諾,也是構建期望的過程。

02|小說的核心——塑造人物

其實我們認真看歐洲的早期的文學。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甚至認為情節的驅動比人物的地位要高一些,比如亞里士多德在《詩學》稱:悲劇是「事件和生活的代表,而不是人的代表」,直到文藝復興之後,人文主義才將「人"提升到故事的主題地位,大家開始著重對人物的描寫,也開始從強調外部生活變成了強調內部生活的轉變,人物在故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斷攀升。

如果一個人物平平無奇,不管他是主角還是反派,那麼我們肯定都沒有辦法記下他們,反而是那些被描述的有血有肉的,比如《紅樓夢》里的黛玉,他們的性格塑造地就非常豐滿,黛玉因為初入大觀園,與府里的大家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地位不同,所以它顯得特別地矯情和多愁善感,但又處處惹人憐愛,尤其是黛玉葬花那段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表達了她對寶玉情根深種,但是迫於禮教,沒有辦法直白的表露自己的心跡。就是專業一個豐滿的黛玉形象,道出了多少古代女孩的心聲。

在《像托爾斯泰一樣講故事》這本書中,作者寫道:在某種意義上,每創造一個小說人物,都創造了一個真實的人。但更準確地說,作家創造的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幻象,因為他們在講故事,所以創造的人要有說服力,才能讓虛構的人物更有逼真感。因為「這個過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被人物迷住了,瘋狂地翻頁,呼吸急促,瞪大眼睛。」每種情緒都放大了十倍,體驗到最為緊張激烈的情感,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有虛構的人物才可能讓我們將自己代入,引起我們的共鳴。

03|用好故事和情節,讓敘事更簡單

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故事和情節對於小說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敘事,才能夠讓人物活起來,變得更加具有感染力,比如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如果單純就是講述故事,那麼這個故事就會變得的索然無味,如果單純講人物,那麼會覺得這個更像是一部自傳,所以我們在描述故事的時候,要記得加入因果關係和細節,讓故事發展起來。

在書中提到,作家克里斯多福•布克在其作品《7種基本情節:為什麼我們要講故事》一書中,總結出了7種情節類型:戰勝怪物、白手起家、遠征、航行和回歸、喜劇、悲劇、重生;而劇作家古斯塔夫•弗賴塔格稱,所有故事都能分為5部分:說明(情景)、(通過衝突)發起行動、高潮(或轉折點)、結束行動、問題得到解決。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故事和情節還是屬於不一樣的範疇。

我們在描述故事的時候,不要忘記對情節的描述。只有用來故事和情節,才能夠讓人物更加豐滿,內容更有邏輯,才能讓寫出來的內容引人入勝。

04|做好結尾,給小說一個完美的落幕

為小說做一個優秀的結尾,勢必要理清整部作品的思路,我們不僅要遵循故事、情節、人物的發展軌跡,尊重小說的內在邏輯和讀者的情感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讓讀者覺得有吸引力,才能夠被認可。我們經常說小說爛尾了,其實就是它沒有順應讀者的情感,沒有符合故事邏輯所致。所以說做好結尾對於小說是非常重要的。

《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其實就是讓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讓我們能夠少走彎路,但是寫作畢竟是一個需要練習的過程,所以大家一定要通過不斷的輸出,思考,總結。終將寫出令人動容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3C4Q3MBd4Bm1__YX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