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父母要注意這三點,從小教育孩子

2019-11-05     叮麻育兒

雖然說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被很多老人認同,他們一致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只有兒子才是自己的延續,才能夠給自己養老,傳宗接代。於是,他們把女兒當外人,把兒子當寶貝,為兒子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等兒子長大後卻發現,自己的寶貝成了白眼狼,被自己忽視的女兒卻擔起了為他們養老的責任。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含淚告訴身邊人:生兒生女真不一樣

丁大爺就是一位重男輕女的老人,家裡有一兒一女,兒子高高壯壯,長得帥氣學習也特別好,女兒長得一般,學習也不咋地,於是丁大爺就特別偏向兒子,認為兒子才是自己的根,才能給自己掙面子,家裡的一切資源都緊著兒子。後來,兒子考上了國內的名牌大學,為了能夠讓兒子安心讀書,高二的女兒只得輟學回家務農。

再後來,兒子畢業在上海定居,為了幫助兒子還車貸房貸,老兩口不僅把多年積攢的養老錢填了進去,還把女兒「嫁」了個好價錢。去年兒媳婦生了個小男孩,老兩口興高采烈地拎著包裹要去上海幫忙帶孩子,誰知不到半個月就被趕了回來,據說是兒媳婦嫌老兩口不衛生。

今年年初,老兩口因為過度的勞累,身體徹底垮了,根本無法務農,因為養老錢都給兒子了,丁大爺希望兒子能夠接他們去上海養老,可是兒子直接把他們送進了鎮上的養老院,在養老院的10個多月里,兒子一次都沒有回來過,只有不被重視的女兒一周三次的前來探望,送吃的穿的。

面對這種情況,丁大爺後悔不已,哭著對身邊人說:「老了才發現,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其實生兒生女都一樣,主要還得看教育。如果教育的好,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會孝順老人,知道感恩;相反,如果教育得不好,兒女不僅不知道感恩,還可能會成為白眼狼,讓老人老無可依。

父母操勞了一輩子,就希望孩子有個好的前途,自己老了以後能夠老有所依,但是孩子成家立業以後,卻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放棄父母,把年老的父母送去養老院,長期不去探望,對於這種兒女,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其實孩子成為白眼狼,主要是父母教育不當導致的。就拿案例中的丁大爺,明明是一兒一女,把所有的愛與資源都給了兒子,兒子久而久之就會認為丁大爺夫妻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當他們老了,無法再付出的時候,就會被當成累贅被孩子捨棄;反而是不被重視的女兒,還知道孝順他們,可惜有心無力,只能經常去養老院探望。

怎樣才能避免孩子變成白眼狼呢?

如果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的話,父母要注意這三點,從小教育孩子!

不要溺愛孩子

不管是一個孩子,還是幾個孩子,父母都不要溺愛孩子,儘量做到一視同仁,尤其是有兒有女的家庭,要「兒女平等」。同時還得讓孩子有是非觀,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不要無條件地滿足孩子,要知道,有些需求是可以滿足的 ,但是也有很多需求是不能滿足的。

比如吃飯的時候,全家人要一起吃,而不是剛做熟孩子就先吃,等媽媽上桌以後全是殘羹剩飯;有好吃的要一起分享,而不是全被孩子霸占,不給長輩一絲一毫;做家務的時候大家一起來,孩子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累得滿頭大汗,孩子卻在一邊看電視吃水果。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融入家庭,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明白父母的付出,理解父母對他們的愛,然後知道心疼父母,回復父母同樣的愛。

公平公正的對待孩子

多個孩子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區別,有男孩女孩的區別,有乖孩子調皮孩子的區別,也有學習好和學習不好的區別,不管是哪種,父母都得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個孩子,而不是「重男輕女」,特別的溺愛一個孩子,忽視另外一個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的感情才會更加親密,對父母的感情也會更深一些。

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人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知道感恩,尊老愛幼,那麼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做一個孝順老人,知道感恩的好孩子;相反,如果父母不尊重長輩,不孝順父母,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所以說,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2PAQW4BMH2_cNUg_g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