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作為中國的兩大鐵飯碗,公務員一直都是難考的,也是受歡迎的,因為錄取之後,一輩子就不用愁沒工作了,固然公務員成為鐵飯碗的老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選擇上還是會把考公務員放在第一位。其實在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之後,兩類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還有其他待遇,完全不遜色於公務員,甚至會超越公務員,成為「鐵飯碗」大佬!這兩類人就是高校教師和醫院醫生。
很多網友可能就會有疑惑,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高校教師與醫院醫生為什麼就有資格成為「鐵飯碗」大佬?主要還是由於取消了這兩類人的編制。高校教師和醫院醫生曾經是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但是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打破編制,變成聘用制或者是備案制是高校和醫院改革的趨勢。其實對於這種改革,高校教師和醫院醫生總體來說是非常歡迎的。以前由於身份的限制,教師和醫生不能做兼職,收入自然比不上公務員,但是改革後身份會有編制改成聘用制,所以兼職工作這些都是家常便飯,收入自然也不會少。而且改革後管理束縛等都沒有現在嚴格,教師和醫生只要能力強收入不會低。
前段時間,新聞上就報道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某東部沿海大學以豐厚的報酬,去西部挖大學的人才,目的是為了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對於那些人才教師開出了上百萬的年薪。在深圳,「去行政化」的努力正引發一些新變化。記者了解到,在薪酬待遇上,有些沒編制的醫生,薪資水平甚至高於有編制的醫生。深圳市衛計委主任羅樂宣介紹,比如在深圳一些醫院,引進個別特聘崗位,年薪100萬、200萬也有。不僅僅是大醫院,對於很難留住人才的基層醫院,深圳也想出了「高年薪制」的辦法。羅樂宣說,羅湖醫院集團試點向全國招聘30名年薪30萬的全科醫生。目前全市醫務人員平均工資是21萬,全科醫生平均17.5萬。這是羅湖區分級診療吸引優秀醫療人才下沉基層的一項重要措施。
反觀公務員束縛就比較多了,而且社會關注度也比較高,可以說基本上只能拿死工資了。公務員的工資經過歷年來的改革已經趨於陽光化、透明化。要想漲工資除了國家統一調薪之外,還有就是職務與職位的變化。否則要想有灰色收入、不合法收入,這些都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各項監督體系這麼完善,公務員也不可能為了蠅頭小利而以身試法。
誠然,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有喜有憂,但是我們終究還是要知道最後在這個體制內會變得越來越好,對於單位的人員來說,高校教師與醫院醫生在身份改變之後,收入大幅度領先公務員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這兩類群體乾的工作,技術性、知識性非常強。也需要自身有很大的能力,到了真正看實力的時候了!不管改革如何推進,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必定會得到重用,人民也將擁護和愛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