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多半跟1件事有關,很多家長現在還在做

2019-06-23     幼芽媽媽

寶寶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多半跟1件事有關,很多家長現在還在做

表弟的家的孩子現在已經3歲了,但是說話還是不清楚。有些家庭的孩子2歲左右,說話都非常的清楚了。這樣的情況讓做父母的感到非常的著急,甚至家裡有不少的人認為孩子有語言障礙。帶著孩子去醫院接受各種檢查,發現大腦沒有問題,聽力,舌頭也沒問題。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花很多時間和他說話,教他讀書,和他一起玩有利於智力開發的遊戲,把她帶到各種環境中去適應。

後來,醫生問了父母一個問題,「孩子吃飯情況如何」?表弟的回答說,孩子吃飯情況不是特別好,喜歡挑食。父母害怕孩子吃太硬的飯,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所以,很多時間都是給孩子單獨做一些有利於消化的食物。

醫生說:「問題就在這裡!孩子的咀嚼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才會影響了語言的能力。醫生又問了,孩子的長牙的時間也比其他孩子晚啊?表弟說和同齡的孩子相比是有點,10個月了才長第一顆牙齒。

醫生說,「回去給孩子吃一些偏硬食物,讓孩子鍛鍊自己的咀嚼能力」。後來,弟弟逐漸給孩子添加了一些偏硬的食物。到5歲時,孩子的說話的能力就非常清晰了。

孩子的咀嚼能力,會影響口齒表達和長牙?

1、對口齒能力的影響

當寶寶咀嚼併吞下輔食時,可以鍛鍊口腔和舌部肌肉,使舌頭更加靈活,促使發音準確。寶寶將有足夠的力量運用舌部周圍的肌肉,並能正確模仿發音,這有利於語言技能。如果在適當的年齡,沒有及時添加一些偏硬的食物,寶寶的口腔將不會受到不同食物的刺激,這將影響寶寶的口腔功能和口腔肌肉的強度。由於舌頭運動不靈活,語言產生將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寶寶的發音。

研究報道表明,兒童在喝水吃飯時習慣使用奶瓶,有的家長甚至給孩子用到四五歲;父母擔心孩子消化不好,把食物做得偏軟;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父母甚至嚼爛了喂孩子吃。這些情況都是不利於孩子咀嚼功能的發育,咀嚼能力與語言發展密切相關。

2、對長牙的影響

一項研究發現,補充輔食和半固體食物時間越晚,乳牙長出的時間也就越晚。及時添加適當的輔食,訓練寶寶的口腔咀嚼能力,刺激牙齦,幫助寶寶乳牙發育。

有一個女寶寶一歲多了,居然還沒有長出乳牙。父母帶她去了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她發育正常。後來,在育兒營養師的建議之下,父母開始給她補充一些固體輔食等食物,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寶寶就長出了五六可乳牙。

以上便是今天分享的所有內容,總的來說,在孩子長牙這件事情上,在特殊情況下,家長朋友還是需要輔助小朋友一把,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口腔機能的發育。大家若是還有其他生活經驗,不妨留言告訴我們,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hoRGwB8g2yegNDVc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