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影像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

2021-04-22     Uni旅圖

原標題:地球日影像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生活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人類保護著地球,同時也在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攝影師為我們定格了這些美麗的瞬間。

春天的油菜花開在高郵湖上,遊人乘船穿過花海,仿佛人在畫中游。 龍兒(汪靜平)/攝

臥龍湖的環境變美了,侯鳥飛來不走了。盛國強/攝

公園裡處處是花,人們賞花、拍花,與自然融為一體。 攝於常州荊川公園。 蔣博平/攝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張福河濕地數千隻白鷺迎來育雛期。隨著張福河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人們愛鳥護鳥意識增強,近年來,每到春夏之交,都有大批的鳥類飛臨濕地繁衍生息。 周太松/攝

自2012年以來,有1對疣鼻天鵝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某濕地安了家,在美麗的草原上生息繁衍,每年都成功繁育雛鳥,多則6隻、少則2隻,今年繁育幼雛5隻。閆雲/攝

優美的生態環境給喜歡水上運動的人們帶來了福音。攝於常州橫塘河。陳書新/攝

辛勤的園丁修理著枝葉,環境的保護離不開他們。紅燒土豆/攝

自然的和諧 攝於渤公島 王曉莉/攝

在革命老區河南新縣田鋪鄉,山山窪窪種滿了杭白菊,將軍故里早已成了山水秀美、環境宜居的美好家園。韓家東/攝

黃河入海口濕地,罕見的灰鶴三五成群,結伴嘻嘻,生態之城的暮色晚霞,入了眼,醉了心。賈林/攝

天鵝歡快地叫著,仿佛在讚美著美好的生存環境。郭志勇/攝

太湖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後帶來了生態的平衡。圖為須浮鷗親鳥的撫育畫面。蘇州陶陶/攝

一位沿著興城河散步的市民看到成片的候鳥到此過冬,興奮地打開手機視頻,高高地舉起說:「看到了嗎,這麼多的鳥,真壯觀,可好看了」。環境治理與愛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提高,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李樹鵬/攝

太原屬北溫帶,過去沒有候鳥在此越冬。隨著太原生態環境逐漸好轉,尤其是汾河公園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太原市的生態環境。從2018年開始,逐漸有白鷺開始在太原汾河濕地公園過冬。徐永安/攝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生態環境得以改善,黑龍江綏棱的野生動物數量逐漸增加。野雞在路邊覓食場景尋常可見。趙長林/攝

50年代修建的三門峽水庫,使流經三門峽的黃河水變得清澈碧藍,生態環境變好,吸引了大批天鵝飛來這裡過冬。攝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天鵝湖濕地公園。錢萍/攝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每到冬季,都有大量的海鷗,到天津的海河棲息,成為都市的一道美景!張繼明/攝

小朋友伸手喂食,鴿子在廣場上踱來踱去,多友愛的畫面。 武俠/攝

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魯北鎮東泡子已變成天鵝之家。包海/攝

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隨著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實施,長江岸線水域環境日益改善,生態得到修復,使江豚數量逐漸增多。作者在湖北宜昌城區長江段發現,不時有江豚躍出水面,其動作好似「水上芭蕾」。周學森/攝

善待地球,願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圖片版權歸攝影師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xol-XgBrsvY2_UuPP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