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環保抓的越來越緊了,很多的傳統做法漸漸被淘汰,在使用農藥問題上,高效、無污染,成了一個趨勢,這幾年,國家陸續限制使用了幾十種高毒農藥品種,這使得原本效果不是太顯著,只起到輔助作用的生物性農藥再次受到關注。
我國現在有生產生物型農藥的生產廠家260多家,每年的生產生物農藥製劑產量近13萬噸,產值占到全部農藥產值的接近10%,現應用面積約4-5億畝。預計未來10年間,生物農藥在農藥市場的所占份額將會上升到30%。
所謂的生物農藥,其實就是利用生物的活體,像是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或者天敵等等,甚至可以是生長素、萘乙酸等等,只要是能對農作物有害生物起到抑制作用或者殺滅效果的,都可以歸類在生物農藥範疇內。
以往,生物農藥不受重視,主要是因為生物性農藥有個弱點比不上正經農藥,就是見效太慢。用專業點的話說教速效性差。農民希望發現農田病蟲害之後,就會用最速效,最快的把農田病蟲害立竿見影的控制住,保產量是絕大多數農民的第一想法。
在所有農活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農民最不喜歡做的事就是打農藥。而對於插秧和收穫,現階段我國農民基本已經可以接受機械化或者已經在採用機械化方式了,而植保環節,是機械化程度最低的。
其實,生物性農藥農民心裡喜歡,只是「叫好不叫座」。原因很簡單,就是施藥方法有問題。生物性農藥和正經農藥一樣,只要使用得當,殺蟲效果也是很突出的,並且生物性農藥和正經農藥相比,價格更實惠,用藥後遺症幾乎沒有,並且對環境的污染幾乎可以忽略。在經濟上算帳的話,農民朋友是很容易接受生物性農藥的。換句話說,正經農藥「立竿見影」,生物性農藥「治標還治本」。
今天就說一種生物農藥使用的新招,不但能讓殺蟲有速效性,並且還能維持較長時間的藥效,這就是: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的組合。
這個藥劑是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復配而成的一種殺蟲劑,它對於十字花科的蔬菜以及小菜蛾很有效用。當害蟲吃到含有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的部分時候,會在害蟲的腸道內的鹼性環境下,讓病菌產生內源毒素。這毒素會讓害蟲停止進食,最終會因為飢餓以及細胞壁破裂、血液壞死、神經中毒後死亡,並且影響到害蟲蛻皮,但是作用會較慢,一般2天後見效,2-4天之後害蟲死亡。
中毒後的害蟲,出現幾天的神經麻痹狀況,期間,不活動、不進食。但是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不能與呈現鹼性的農藥混合使用,在甘藍、蘿蔔、小油菜上試驗得出的安全間隔期分別為3天、7天和5天,每個季度使用的最多次數為2次。並且專家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替使用,這樣能夠達到延緩抗性的作用。
如果使用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在噴施的時候,要注意周圍有沒有蜜蜂、魚類以及蠶,尤其是應該遠離蜂群、蜜源作物的花期、桑園等,不在河水與池塘內,對施藥的工具進行清洗,更不可以隨意丟棄。噴藥時候,農民不能吃東西和飲水,最好帶著口罩與手套,避免吸入藥液。
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除了對十字花科的蔬菜和小菜蛾有效外,對菜青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煙青蟲、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松毛蟲、茶毛蟲、茶尺蠖、玉米粘蟲、豆莢螟、銀紋夜蛾、根結線蟲、蚊幼蟲、韭蛆、甲蟲、硃砂葉蟎、二斑葉蟎、茶黃蟎、蚜蟲、癭蟎、介殼蟲、薊馬、桃小食心蟲、潛葉蛾、美洲斑潛蠅、木虱等30多種害蟲也有著殺蟲效果。
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可以廣泛用在小麥、水稻、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棉花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上,還能用在蔬菜中的茄子、辣椒、西瓜、白菜、甘藍、油麥菜、馬鈴薯,以及水果作物蘋果、梨、桃、葡萄、芒果、龍眼、草莓,甚至是楊樹、柳樹、松樹上。
蘇雲金芽孢桿菌和阿維菌素在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上使用時,建議用蘇雲金芽孢桿菌300-500倍溶液和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溶液,針對作物的莖葉進行均勻的噴霧。在水果作物上使用的時候,可以用蘇雲金芽孢桿菌300-500倍溶液,和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溶液混合,對水果的全株莖葉噴霧。在蔬菜上使用的時候,可以用蘇雲金芽孢桿菌300-400倍溶液,和阿維菌素乳油1000-1200倍溶液混合,對蔬菜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