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五縣,歷史悠久且以陽為名,兩個隸屬於駐馬店

2019-07-11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是中國早中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中原」「豫州」之稱。河南歷史悠久,是華夏腹心之地,我國「八大古都」中有四座就位於今河南境內。

我國古代地名多以山、川為名,其中山南、水北為陽,今河南省境內就有眾多以「陽」為名的縣,數量多達十多個,其中就包括濮陽、淮陽、舞陽、正陽及泌陽這五個縣。這五個縣都為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建制史均在兩千多年以上。

濮陽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的魯豫兩省交界處,瀕臨黃河,是我國著名的產糧大縣。濮陽縣歷史悠久,是其所在地級市濮陽市的母縣,其因地處濮水之陽而得名,秦時就已置縣 ,有兩千多年的建制史,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澶州所在,出土了著名的「中華第一龍」。

濮陽古為昆吾國,春秋時曾為衛國國都,相傳顓頊、虞舜等上古帝王也曾生活於此,秦時設濮陽縣,後曾於濮陽縣置濮陽郡、濮陽國等,後曾為澶州、開德府、開州等治所,民國初開州廢為開縣,因與四川等開縣同名,不久復以古縣名濮陽為名。建國初,濮陽曾為濮陽專區專署駐地,1983年撤縣設濮陽市,1987年濮陽縣恢復,為濮陽市轄縣。

淮陽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名城、古縣,現為地級周口市轄縣。淮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古稱「陳」,有「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陽,八千年看淮陽」之說。淮陽設縣於秦,為陳縣後於此置陳郡,秦末陳勝、吳廣建立張楚政權,就以此為都。此後歷代,陳縣曾改稱項縣、宛丘縣等,曾為淮陽郡、淮陽國、陳州等治所,明初宛丘縣省入陳州,清朝時陳州升為陳州府,置淮寧縣為府治。民國初廢府存縣,淮寧府改稱淮陽縣,縣名沿用至今。

舞陽縣,為河南省地級漯河市轄縣,因地處舞水之陽而得名,也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古縣。舞陽縣設縣於秦,歷史上樊噲、吳漢、司馬懿等曾受封於此,明清時舞陽縣隸屬於南陽府,建國後先後隸屬於許昌專區、漯河市,今舞鋼市為1973年由舞陽所析出舞陽工區所改設。

正陽縣,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東南部,為駐馬店市轄縣,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大縣,尤以花生聞名。正陽,古稱真陽,古為古慎國地,西漢時設慎陽侯國,後廢為慎陽縣,有兩千多年建制史。慎陽縣南北朝時改稱真陽,後曾短暫以真邱、淮陽等為名,清朝雍正時為避諱改「真」為「正」,稱正陽縣至今。

泌陽縣,位於河南省南部、駐馬店市西南部,為駐馬店市轄縣,因地處泌水之陽而得名。泌陽古為秦、楚交界處,有著名的楚長城遺蹟,西漢時置比陽縣,後曾為州、郡所在,也曾數次撤併、改名,到明朝初期定名泌陽縣,縣名沿襲至今。泌陽明清時屬南陽府,民國時期中原大戰時曾被與沁陽混淆導致馮玉祥戰敗,現為駐馬店市轄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uG4BmwBmyVoG_1Z-G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