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詞典|伏帝魔:在北京的上海人

2019-07-14     大地理館

上海老城-石庫門

北京老城-鼓樓地區

【伏帝魔】帝,帝都;魔,魔都。伏,潛伏。造詞源出「伏地魔」,指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大反派。伏帝魔,顧名思義,就是在帝都的魔都人——用以描述在北京長期居住、工作的上海人。

一個「伏」字,並非僅因為湊巧亂用,而是精妙反映了上海人在北京的狀態。對於常人來說,上海人北上帝都工作,不可思議。為了避免交友上的尷尬,更怕江湖朋友誤解,他們深居簡出,低調地隱藏口音,以至於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族群。

|北京新近積分落戶的上海人有18人|圖源:公眾號「西海岸的風 」

|出處| 至少在2012年,豆瓣就有人提出這一說法。較為深刻定義、傳播這一概念的文章是2018年7月25日公眾號「doriskeke」的推文《你好,我是伏帝魔》

|造句| 北京、上海兩座都市,共同孕育了伏地魔這一群體。


|同比例尺、同範圍的北京與上海城區對比|製圖-大地理館

上圖:高曉松,生於北京、童年生活在上海、少年就讀於北京

上圖:papi醬,一個長期生活在北京的上海人

上圖:京滬CP,上海人徐崢和北京人陶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tkh0GwBJleJMoPMozT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