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街坊,好消息!
高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出新規
未來,小區加裝電梯有更明確指引!
加裝電梯難
難在前期溝通協調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普遍存在難度,其中,居民前期協調溝通不順暢,是阻礙電梯加裝工作推進的最大「攔路虎」。
根據高明區之前實施的住宅小區加裝電梯申報審批流程,某個老舊小區只要有2/3業主同意,就能向相關部門提出加裝電梯申請。相關部門審定小區提交的建築設計方案後,將對方案進行批前公示,公示期內無爭議或經協調妥善處理爭議,小區才能按方案正式動工,否則,居委會就要派人依法對爭議各方進行調解。
「不過,居委會開展的調解活動大多成效不明顯。」荷城街道安泰社區一位參與過此類調解的工作人員解釋道。而類似情形,也同樣出現在中山社區、長安社區等地。據了解,小區爭議難調解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低層業主協商難、費用問題談不妥、房屋出租影響業主積極性。
低層業主協商難
低層業主主要是指1~3層的業主。由於正常情況下多數人爬三層樓梯不會太累,屬於體能接受的正常範圍。所以,他們對電梯需求不強烈,加裝的積極性會比較低。與此同時,這部分業主更多會考慮到加裝電梯後的採光問題。「裝了電梯房間可能會變暗」是低層業主普遍擔心的問題。
費用問題談不妥
加裝電梯並不便宜,一台電梯動輒幾十萬元的價格,再加上對低層用戶的減免和補償費用,要給小區加裝電梯,住戶每戶少則花費幾萬元,多則甚至近十萬元,有人難以承受,自然也會影響電梯加裝。
房屋出租影響業主積極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少市民都陸續搬到電梯房,老城區不少老舊房子主要用於出租,這也影響了業主加裝電梯的積極性。「因為業主不居住在老舊小區,所以對家裝電梯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在中山社區永安花園居住的劉先生,對當初業主協調的情形仍歷歷在目。
對症下藥
規範程序解實際難題
此次出台的《高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實施細則》,是在市級文件基礎上,對區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審批流程、前期協調及施工過程監管工作作進一步指導和規範。
據悉,各鎮政府(街道辦)將進一步跟進轄區範圍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政策宣傳、業務指導等工作,對違法建設情況進行記錄,並通報區相關部門處理。社區居委會將負責調解轄區範圍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矛盾糾紛。
徵集業主意見
對加裝電梯的群眾意見徵集和費用分攤問題,實施細則也制定了高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信息登記表、授權委託書、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業主簽名意見表、高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協議書四個樣板,強化加裝電梯的規範化指引,方便群眾參考。
依證巡查
對電梯加裝作業期間的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小區應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審查、施工和監理,並向區住建水利局申請辦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鎮街相關部門依證開展巡查,強化施工安全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街坊快把這個好消息
轉發給身邊人吧~
編輯丨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丨高明融媒體中心李祥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