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的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卻因突發疾病正在接受搶救。
張靜靜
記者:祝文博 編輯:張琳素 材來源:相關人士責任 編輯:周琦
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方微信消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於3月21日隨山東第一批醫療隊員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於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擬於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點突發心臟驟停,目前,醫院正在全力組織搶救。
有參與搶救張靜靜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張靜靜5日早上突發疾病,然後就近送往了章丘區人民醫院救治,目前已經轉至齊魯醫院。醫院已經對張靜靜採取ECMO(人工心肺機)救治,目前仍在全力搶救。
參加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大年初一「出征」湖北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當天晚上從濟南遙牆機場飛赴武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張靜靜就是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此前,張靜靜曾有多篇日記授權澎湃新聞刊發在《連載·黃岡日記》系列報道中,記錄其在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點滴。
1月26日,抵達湖北黃岡的張靜靜寫下手記:「1月26日凌晨兩點半,山東醫療隊終於抵達武漢,我是普通醫療組成員,齊魯醫院另外四名戰友是重症醫療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大家都是單間住宿、在自己房間用餐。」
張靜靜說,抵達後第一件事情是清點各自帶來的物資,山東醫療隊被分配到黃岡市,疫情很嚴重,關鍵是當地防護用品不夠用,他們只攜帶了換洗衣物,行李箱內全是防護用品。
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對隊員進行了分組,張靜靜被分在了普通二組,他們隨後進行了關於新冠肺炎知識的強化培訓,然後開會分配接下來的工作任務,確認工作重點,而且還要想辦法解決物資問題。
到黃岡第三天就剪成短髮,她說「不後悔」
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張靜靜和她的隊友們做了「戰前」準備。
1月28日,張靜靜寫道,「1月28日,山東醫療隊赴湖北支援的第三天,因為女生的長髮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護服,為了更好的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頭髮剪成了一寸多長,理了個男孩髮型。」
她說,來武漢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頭」的準備,和她一起剪髮的還有山東醫療隊的數十名女戰友。「現階段,在愛美的女孩子們眼裡,儘快扼制疫情,比秀麗的長髮更重要,做出這個決定,我不後悔。」
在診療工作中,張靜靜發現山東醫療隊隊員很難聽懂湖北黃岡方言,醫患之間溝通障礙有待破除。於是,她自己編寫了一本護患溝通本。
1月31日,張靜靜發現,在臨床工作實戰中,山東醫療隊和湖北當地的患者進行溝通存在障礙,因為湖北黃岡當地人說話方言很重,而且南方方言和北方話差異很大,有時候她說的患者不明白,患者說的她聽不懂。於是,張靜靜決心編寫一本護患溝通本,方便醫療隊工作。
很快,初步制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護患溝通本(山東醫療隊)」出爐,裡面有他們平時工作中和患者交流比較多的問題的簡易回答,在語言不通時,他們就拿出護患溝通本,患者看到文字,也就能理解他們的話。她還計劃隨著工作進展再一步步修訂護患溝通本。
細心照顧患者,也被患者暖心照顧
在參與救治過程中,張靜靜想盡辦法讓患者方便康復。
2月1日,張靜靜在日記中介紹,一位患者要使用吸入裝置吸入藥物,吸入裝置使用時有五個關鍵步驟,患者需要熟練掌握吸入方法,藥物才能正確發揮作用,所以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教學,才能保證患者正確吸入藥物。
可是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他們工作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無法進行親身演示。於是,張靜靜把齊魯醫院吸入裝置使用的二維碼介紹貼到了疫區病房,患者掃描二維碼後,能直觀的看到吸入裝置的使用視頻,而且患者可以進行重複多次學習,此方法得到了山東醫療隊隊員們的點贊。此外,在呼吸疾病患者中較常用的另外幾種吸入裝置的使用方法二維碼也一併被她列印出來貼到病房,患者直接掃碼就可以觀看。
穿著防護服參與救治工作總有很多不便,張靜靜總是極力克服,這也贏得了患者的認可。
有一次,張靜靜值大夜班,早晨六點半給一位50多歲的患者抽血時,這位患者血管不好找,她找了好一會,湊近看了又看,想找一個萬無一失的血管,避免一針抽不出血,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
正在她細心找血管的時候,這位患者說,「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老遠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
每當這時,張靜靜很理解患者的心情,寬慰患者說,這個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希望患者能夠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治癒患者說會一輩子記得她和醫療隊
對每一名醫護人員來講,看到患者康復出院應該是最開心的事了,張靜靜記錄下了那一刻的感受。
2月4日下午,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這是山東援鄂醫療隊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張靜靜參與了這名患者的救治工作。
張靜靜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我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我沒哭;戰場上累到頸椎病復發我沒哭;條件艱苦,沒桌子用手端著吃飯我沒哭;一早晨抽30個患者的血我沒哭;為臥床的患者翻身換尿不濕,我沒哭;一天下來,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我沒哭;從隔離病房出來,全身衣服汗濕透,往下滴水,我沒哭……但是當被患者集體點贊,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流滿面;當看到患者治癒出院,給我們揮手告別,原諒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
「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患者痊癒出院。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今日立春,希望『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聽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陰霾消散,勝利來臨。」張靜靜寫道。
張靜靜參與救治的另外兩位美女患者曾對她說,「咱們年齡相仿,都是80後,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你們山東人對我們的幫助,我可能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
到黃岡20多天後,張靜靜工作步入順暢,她說自己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2月15日,張靜靜寫道,「我們來到黃岡的第22天,經歷了最初的成立病房,開拓病區,經歷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從『零』開始到目前,患者陸陸續續治癒出院,再接收新的患者,經歷了開始的困難、艱辛,目前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心中緊繃著的那根神經慢慢恢復正常,從最初的夜不能寐,昨夜是到黃岡來後睡得最好的一覺。」
張靜靜自稱在這期間經歷了太多的感動:患者出院時明媚的笑臉;患者給他們發的太多的感謝的信息;靦腆的大男孩搓著衣角說「凌晨四點看到你們還在忙碌,你們太辛苦」;退伍軍人出院時向他們行的標準軍禮,這一幕幕帶給了他們更多的信心。
還有患者告訴張靜靜,「凌晨四點,當看到你們還在,我心裡無比踏實。你們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幫助我們找到歸岸的路。」
按計劃今天返家休息,早晨突發心臟驟停
這次疫情阻擊戰中,山東省先後派5批醫療隊共計610人援助黃岡,歷時近2個月,共救治患者726人,其中重症患者151人,危重症患者27人。3月18日,黃岡市「四類」人員實現清零。
張靜靜們的付出也贏得了黃岡市的高度認可。
3月19日,黃岡市委、市政府舉行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抗擊疫情工作座談會,黃岡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指揮長劉雪榮說,「對於山東人民的大愛,我們感激不盡,將永遠銘記。」
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指揮長邱麗新說,在山東「老大哥」幫助下,我市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我們將滿懷感恩之情,鼓足奮進之志,以責任和擔當書寫黃岡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山東省委、省政府和山東人民的無疆大愛。
座談會上,劉雪榮向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贈送錦旗,邱麗新向山東援黃醫療隊隊員頒發「黃岡市榮譽市民」證書。
3月21日下午,山東省援助湖北第二批返魯人員暨對口支援黃岡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和援助黃岡醫療隊員,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武漢飛抵濟南,張靜靜就是在這天返回濟南。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機場迎接他們時說,「你們是山東的驕傲,是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學習的榜樣。今天,你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家了,都想嘗嘗家鄉的味道,接下來還要進行一段時間隔離休整,我們將努力為大家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4月4日下午5點,張靜靜他們按規定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期滿。張靜靜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原計劃在4月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點卻突發心臟驟停,目前,醫院正在全力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