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冀連梅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藥房主任
正所謂,「寶寶一發燒,全家亂糟糟」。微博上,常常有家長焦急地@我——「寶寶感冒,要不要吃退燒藥啊?」
「只要寶寶的腋下溫度在38.5攝氏度以下,精神狀態好,就沒必要。可以先試試物理降溫。但如果腋下溫度超過38.5攝氏度,物理降溫無效,還是要使用退燒藥。退燒藥降溫,不需把體溫降到平時的正常溫度,只要降38.5攝氏度以下就可以了。」我如此回復。
媽媽們繼續問:「什麼退燒藥安全?」
那麼,我會推薦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這是經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使用安全性高的兩種經典口服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是首選
「對乙醯氨基酚」這個藥名很拗口,但說起「撲熱息痛」「必理通」,或者「泰諾林」,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它們都是含有單一有效成分「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藥,只是名字不同罷了。
對乙醯氨基酚適合3個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使用它,也不會傷害到胎兒以及哺乳中的寶寶。
兒童的服藥劑量,要用體重計算。兒童日常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的常規劑量範圍是每次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每4小時一次,一天最多4次。
比如,寶寶體重10千克,則每次劑量的範圍是100~150毫克。如果手裡的藥是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濃度為每毫升含100毫克,那麼,10千克重的寶寶每次最多可服用1.5毫升。
對乙醯氨基酚還有栓劑。栓劑經肛門給藥,吸收率稍低,每千克體重每次最大劑量可以用到20 毫克。
要特別注意,服用對乙醯氨基酚超過最大劑量會造成肝損傷。常用的復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
如在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醯氨基酚,同時又服用上述復方感冒藥,就很容易導致對乙醯氨基酚服用過量。
第二選擇,布洛芬
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無效的患者,可以選擇布洛芬。如「蠶豆病」患者,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患者,應避免用對乙醯氨基酚,但可用布洛芬。
人們熟知的「美林」「芬必得」,就是以布洛芬為單一有效成分的藥。
6個月以上的寶寶才能服用布洛芬。其常規劑量範圍為每次每千克體重5~10毫克,每6小時一次,一天最多4次。
布洛芬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因此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的患者;布洛芬通過腎臟排泄,腎臟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有哮喘的寶寶也應慎用,因為它的不良反應還包括誘發哮喘。這種藥過量使用容易致腎損傷。
兩藥交替用,要隔兩小時
如果寶寶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最大劑量後,兩小時過去,依舊高燒不退,千萬別一著急,就再給寶寶服對乙醯氨基酚。因為對乙醯氨基酚的最小給藥時間間隔是4小時。不過,布洛芬就能派上用場,因為這兩種藥交替使用的最小時間間隔是兩小時。
交替使用時,兩藥各自每天最多使用的次數不變。
但是要注意,當一天只需服用兩三次退燒藥就能退燒時,不要交替使用兩種。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就會使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
另外,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進程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