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南方的我還沒見過雪呢,到武漢來讀書今年是不是就可以第一次看到雪了?好興奮!
-你別慌興奮,我一個北方人,在家裡從來沒喊過冷,自從來了武漢,每年冬天都被凍得嗆個芍,你這個南方人肯定更受不了。
-來來來,都莫說了。就算是本地人,待了二十多年,我每年也都在懷疑自己去年冬天是怎麼活下來的。
處在中部地區的武漢,夏季日常氣溫突破四十度,冬季零下也是家常便飯。在沒有供暖的情況下,武漢人過冬那可是真不容易!
今年11月與往年相比還算暖和,但在小雪過後,氣溫開始驟降,一夜入冬也不足為奇。前一天還穿著衛衣的我們,第二天早上可能就要穿襖子出門。
開著空調還要買加濕器、暖手寶、發熱桌墊、暖腳墊、電熱毯……一套裝備下來,這寒冬還是一樣的難熬。乾脆就拋開這些煩惱,一起享受武漢多姿多彩的冬天吧!
降溫了就要吃點熱乎的!寒冷冬天的街頭,總少不了這樣的小推車,剛出爐的烤紅薯冒著白煙,每每路過總忍不住買上一個。有時是嘴饞,有時只是想買個來暖暖手,順便暖暖胃。
前幾天,在微博熱搜看到「烤紅薯要不要扒皮吃」,小編心想:當然要啊,不僅要扒皮,還要用勺子挖著吃!這樣吃烤紅薯才有靈魂好嗎?!
剛買來的紅薯還有些燙,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輕輕剝開一層表皮,用老闆附贈的一次性小勺挖上一勺,柔軟的微甜隨著咀嚼在嘴中化開,不少人冬天最欠的就是這一口。
不過據部分網友說,洗乾淨的紅薯烤過以後不扒皮也很好吃哦!
穿街走巷時,總能糖炒板栗飄出的醇香所吸引。
有的店家使用機器自動翻炒,炒好後的板栗從炒鍋里湧出的畫面,總可以盯著看好久。
有的店家會在店門口擺一口大炒鍋,老闆就抄著大鍋鏟親自翻炒,熟練的動作,美妙的碰撞聲,等待板栗的過程總讓人興奮。
「老闆,給我來兩包十塊錢的板栗!」通常顧客都是買一包現吃,另一包揣在荷包裡帶回去。剛出爐的板栗裝袋後總忍不住抱在懷裡,生怕它們被寒風侵襲。
趁熱吃口感最好,掏一顆出來,個頭不小,入口香而甜潤,嚼起來軟糯細膩。大家常常是吃到手累嘴也累才知道停下來。
俗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每年冬天都能看到老社區里掛著的腌魚腌肉和香腸,尤其在臨近過年的時候,這種盛況更不少見。
家裡的窗台上,院子裡的晾衣線上,只要是家附近能掛的地方,它們就無處不在。腌肉仿佛成了冬天的一種儀式,等到過年時,再把它們紛紛端上餐桌,年夜飯中少不了它們的身影。
家裡的老人們邊吃還會邊聊今年準備腌貨時發生的事情,誰誰誰家霸占了位置,去哪家店灌香腸要早起去排長隊,每個冬天他們都重複著同樣的話題。
小時候一直覺得腌魚的模樣有些可怕,掛在外面有點煞風景,不明白大人們為何喜歡吃這些,於是在過年的飯桌上淺嘗了一口,真咸!
不過現在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更加意識到多吃腌製品對身體的危害,於是它們也就逐漸縮小了一些規模。
湖北人愛藕,臘鴨燜藕融合了臘鴨的咸鮮和藕的清甜,享譽在外的排骨藕湯溫潤香濃。無論哪種做法都是武漢人冬天最不可割捨的味道,用銚子煨的藕湯才是最正宗的味。
將湯盛到各自碗里,根據自己的喜好撒上少許的蔥,等不及湯涼些就開始品,從小口抿到大口喝。
小編覺得,沒有哪裡的藕湯能比家裡煨的更好喝。我們愛的不僅是那純正的味道,還有跟家人們一起圍坐在桌前熱鬧的氛圍。
如果問這世上有比藕湯更好吃的東西嗎?答案應該就是用藕湯下的面了。
無需多加調料,藕湯經過回鍋,味道更加鮮濃,麵條充分吸收藕湯中的精華,嗦一口面,喝一口湯,滿滿的都是幸福。
無論在哪裡,冬季大家必不可少的一件活動就是吃火鍋了。無論是辣味的川渝火鍋,清淡的潮汕牛肉火鍋,還是養生的豬肚雞鍋,天氣一冷,大部分火鍋店都是座無虛席。
與室外的嚴寒冷清相比,火鍋店內暖氣和人氣帶來的溫度和熱鬧的氛圍仿佛是兩個世界。
四季皆宜的火鍋還是在冬天最好吃,熱騰騰的煙氣升騰,鍋里的湯底翻滾起泡,悅耳的咕咚聲被四周的交流聲掩蓋。不只是食物,火鍋店裡的一切美好都能讓顧客們溫暖起來。
無論成長到多少歲,每年都還是會盼著下雪,好像這雪不下,冬天就不夠完整一樣。上學的時候,每到雪天,校工就會在地上用防滑草墊撲出一條路來。
有時候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操場上就會聚集一大批學生,堆雪人、打雪仗,從一樓把小雪球丟給二樓的朋友,把雪偷偷帶進教室搞得地上又濕又髒……校園雖然限制了大家的發揮,但在學校度過的每個冬天好像都是這樣的歡樂。
學校和公園以外,大片的空地比較少,打雪仗的範圍變得局限了不少,雪球大多都來自路邊停的車上。
但這都阻擋不了市民們對雪的熱情,下雨天人們在家避雨睡覺,下雪天反而都要出門湊熱鬧感受天氣,好像不親身接觸,這雪就白下了一般。
如果問哪裡是武漢冬景的觀賞聖地,答案一定少不了東湖。
嚴冬時節,湖光山色一改往日的青翠秀麗,一場雪後皆變得銀裝素裹。如柳絮般飛舞的輕盈雪花,竟能給這片土地施魔法。
不同於繁華居住區的雪景,東湖邊更帶有一種蕭條的美。積雪壓彎了樹木的枝條,船隻停止了漂泊,這裡卻也少不了人氣。
雪小些後,遊客們遍出現在這裡,在雪地里沿著用一串串腳印踩出的小路前行。他們偶爾在這裡駐足拍照,孩子們找尋著雪厚的地方堆雪人。
不管是何年齡段的人,大家總能在玩雪中回歸童真。
嚴寒中的第一絲生機便來自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若有似無的香,讓人無法忽視掉它們的到來。
待到晚冬時,梅花盛開,東湖梅園就成了遊客聚集的熱門打卡地。攜家人一起來到這兒賞梅,是不少人冬日裡最溫情的出遊選擇。
東湖梅園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全世界梅花品種最大、最多、最全的梅花品種培育基地。
褪去城市中忙碌後的疲憊,去親近自然,呼吸新鮮空氣,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三面臨水的梅園風景宜人,雪季過後,大地褪去一身白衣,從梅花開始,給新的一年重新填上了色彩。
梅花並不嬌貴,「凌寒獨自開」也是我們中國人偏愛她的原因。淡雅幽香的梅花,小小身軀卻可以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去抵抗惡劣的環境,她們踏雪而來,卻將這城市點綴得更加溫馨。
每到花期時,總有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再次拍照。將一方傲梅裝進取景框,用相機定格下冬日裡最秀麗的場景,也為新的一年祈下最真誠美好的心愿。
武漢的冬天又冷又乾燥,人們總在想方設法地去解決困境,卻很少換個思路,去盡情享受其中的美好。
寒冷的冬天,除了被窩、空調、電熱毯,也有板栗、火鍋、藕湯等待著去溫暖你的身體。除了。有好看的電視,好玩的遊戲,也有雪景、梅花的美等待著你去發現。
在武漢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依然是每年冬天最怕冷的那個人,但我也慢慢地愛上了這個季節。不僅是因為有節日有假期,更多是因為發現了冬天獨有的魅力。
編輯 | 魚魚西
圖片| 肉森&一隻樂
*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hMdsW4BMH2_cNUgFr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