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這種食材在農村很常見了,無論煎、炸、煮,都能做出好吃的家常菜來。尤其小蔥拌豆腐,可是一道養眼又可口、還簡單的下酒菜,我爸說拌豆腐配燒酒就是咱普通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對於這道菜,農村有句俗語叫「豆腐下酒,不如喂狗!」這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上看,意思是把豆腐當做下酒菜,還不如把豆腐拿去喂狗!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豆腐跟酒相剋,一起吃會"結石",或者"胃反酸"?可別自己嚇自己,要真是這樣,按我爸的話說咱老百姓享受的生活豈不是變成折磨的生活了?我爸時不時就豆腐下酒也沒見他有啥事呢。
這句話其實得從兩方面說起,一是豆腐有一定的解酒功效,它裡面含有一種胺基酸,叫半胱氨酸。它是乙醛的剋星,能夠將乙醛分解,從而能夠很快地經人體排泄出體外。而乙醛是酒里導致人會醉的成分,所以,如果你一邊喝酒一邊吃豆腐,就會很費酒!而在三四十年前,咱老百姓想喝點酒多麼不容易,二兩酒一吃豆腐就沒了,想再喝一口又得等十天半月了,一點也沒有體會到喝酒的樂趣。
二是對於喝酒的人來說,講究的是盡興與酣暢淋漓,喝酒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比如哪一天我們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就想喝點酒來一醉解千愁。這時,豆腐的解酒功效就和喝酒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所以俗語說「豆腐下酒,不如喂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要想喝酒不醉酒,來盤小蔥拌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