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東接濮陽,西臨長治,南接鶴壁、新鄉,北臨邯鄲。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邊協同發展區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重要區域中心城市。
歷史上,先後有商朝、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安陽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人傑地靈。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奴隸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跡、三朝宰相韓琦、抗金名將岳飛等名人軼事層出不窮。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來安陽時,留下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的著名詩句。
安陽市
為什麼說安陽這個城市很難懂呢?
首先,安陽話很難懂
在行政劃分上,安陽屬於河南。但講起話來,大部分河南人都聽不懂。安陽話的難懂程度,不僅體現在安陽人說話外地人聽不懂,更甚者,安陽縣區人說話安陽市人都聽不懂。普通話中的「你在幹什麼?」,河南話通常讀為「你弄啥嘞?」,但在安陽方言中,便是「你在那兒抓(zua)得嘞?」。由此可見,安陽話與大部分河南話並不屬一個系統。
有點意思的安陽話
其次,甲骨文很難懂
十九世紀末,安陽小屯村的田間地頭,地上散落著成百上千的白色小片片,當地人不知道那是什麼,還好被王懿榮老先生慧眼識中。王懿榮是中國近代金石學家,鑑藏家和書法家,為發現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甲骨文這才有機會震驚世界,同時,也奠定了安陽甲骨文故鄉的歷史地位。
到目前為止,甲骨文已經研究了一百多年了,共出土了4500個單字左右,然而,被破解的也有隻一千多字而已。
甲骨文
甲骨文
最後一個,嗜血如命,安陽人異常喜歡吃豬血
煎血、灌腸、血糕……安陽人對「血」簡直是痴迷。「血」在安陽人手中,各種花樣百出的做法,在外地人看來,暗黑到極限。但是以上列舉出的三樣的確是街頭小吃的代表。煎血灌腸,這種美食小攤平日分散在街頭巷尾,無論春夏秋冬,一個三輪車,一架燒柴的火爐,一個圓形鐵鏊子,基本就可以出攤。煎血和灌腸的主料都是豬血,區別在於是豬血是否被灌進了豬大腸。
煎血
血灌腸
血糕
由此可見,安陽確實是太難懂了,但又充滿神秘感,讓外人想去探探究竟!
接下來放幾張安陽美景給大家養養眼!
太行山峽谷
太行山峽谷
殷墟
殷墟
殷墟
羑里城
羑里城
紅旗渠
紅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