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42秒99!寶馬 M2 CS (F87) 紐北測試報告

2020-09-09     至強汽車情報站

M2(參數|圖片) 車系的終極大招 —— M2 CS !這款全球限量生產2,200台的車型,能給 F87 家族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嗎?《Sportauto》的「Supertest 超級測試」帶來了答案。

特別鳴謝 @pkpk1對本文進行艱辛的翻譯!

【圈速成績】

紐北20.6公里測試圈:7分42秒99

(空氣/路面溫度:21/44 °C;暖態前後輪胎壓:2.7/2.2 bar)

霍根海姆GP賽道:1分54秒80

(空氣/路面溫度:17/25 °C;暖態前後輪胎壓:2.5/2.2 bar)

【實測數據】

曲軸/輪上最大功率:491ps @ 6,760rpm / 392ps @ 5,700rpm

曲軸峰值扭矩:580N·m @ 2,900~5,700rpm

0-100km/h加速:4.1秒

0-200km/h加速:13.1秒

100km/h-0制動距離 (冷態/暖態):34.6/33.2 米

200km/h-0制動距離 (暖態):132.5米

最大橫向加速度:1.35g

200km/h時前舉升力/後下壓力:19kg/0kg

滿油無乘員車重:1,588kg

車輛前/後配重比:52.6/47.4

車輛配重角平衡FL/FR/RL/RR:425/411/365/387 kg

前軸前束/傾角:0°06′/-1°48′

後軸前束/傾角:0°16′/-1°24′

標配輪胎: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

測試車輪胎: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

實測平均油耗:13.5L/100km

實測推重比:3.5kg/PS

新車起售價:95,000歐元

測試車售價:110,100歐元

【前言】

如今新車最讓人煩惱的一點就是:車身體積越來越大。以前的汽車廠商都喜歡製造小巧緊湊的車,而現在所有的車都似乎變成了一堵行走在街道上巨牆,就連性能車都不能免俗。在這種大背景之下,M2 CS 這種極致的緊湊級性能車就成為市場中的另類。

自吸時代的 M 圖騰,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 M3(參數|圖片) CSL 。而如今擁有與 M3 CSL 尺寸相近的 M2 CS ,又能否被冠以「渦輪時代 M 圖騰」的稱號呢?

【技術變化】

這次 M2 CS 選擇標配米其林 Cup 2 跑胎,雖然這個做法乃 CS 系列的標準操作 (例如之前的 M3/M4 CS), 但寶馬 M 部門宣稱 M2 CS 的輪胎配方有進一步改變,重點優化了高溫下的穩定性,讓輪胎在高溫下依然能保持優良的抓地力。此外,胎面的橡膠層結構也做了更改,如今這套 Cup 2 胎不僅可以在全新的狀態下表現出極高的乾地抓地力,還可以在隨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在一定範圍內保持穩定的抓地力,直到超越最佳使用里程才會出現明顯的抓地力「斷崖點」—— 不會像其他半熱熔輪胎那樣,抓地力會從開始就一直呈現下降的情況。

硬體上,M2 CS 的前後軸自適應減振器及後軸穩定杆,皆來自 M4 Competition ,而前軸穩定杆則來自 M4 CS 。有趣的是,前後懸架彈簧卻直接取自 M2 Competition ,僅有副彈簧 (止動塊)是重新設定的;後軸的電控 LSD ,在硬體上也跟其他 M 車型一模一樣。因此,M2 CS 最主要變化還是在軟體上:上面提到的自適應減振 、電控 LSD ,還有轉向機在軟體上都是針對 M2 CS 進行單獨標定。

由於轉向機也是繼承自 M2 Competition ,轉向比自然也就保持在15.0:1不變了,只是對 Sport Plus 模式下的轉向力矩進行了細調,不會再出現像以前那種 Sport 不夠重,Sport Plus 又死沉的情況。

總體來說,日用場景下 M2 CS 的懸架要比 M2 Competition 更為硬核,但在賽道上卻是恰到好處。M 部門建議在霍根海姆這種平整的 GP 賽道上採用阻尼最大的 Sport Plus 懸架設定,在紐北則採用 Sport 模式 —— 實際體驗下來,Sport 模式可說是完全貼服於紐北的這種顛簸賽道。

【駕駛體驗】

著這台車駛下高速公路,在 Eifel 的山路往紐北進發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我一種久違的駕駛感覺:不僅車身靈敏,且沒有了普通 M2 那種舒適性和日用性的調校,駕駛者可以直接感受到路面給車身帶來的反饋。

聲浪呢?只能說是中上水平,並不能說是優秀。當然了,罪魁禍首當屬 GPF 汽油顆粒過濾器,沒有 GPF 的 F87 M2 N55單渦輪引擎聲浪,聽起來要比 M2 Competition 與 M2 CS 都要好不少。

駛上紐北,由於換裝了米其林 Cup 2 跑胎,M2 CS 能在 Aremberg 帶著更高的速度進彎,彎中速度達到了99km/h,比 M2 Competition 整整高出了10km/h。

想要在Fuchsröhre 、Adenauer Forst 、Metzgesfeld 、Kallenhard 、Wehrseifen 、Ex-Mühle 這些屬於紐北的第二段上跑得快,不僅車輛動力要出色,轉向在保持精準的同時還不能太賊,讓車輛的穩定性下降。而 M2 CS 在軟體上的細微優化調整優勢正正在這裡得到體現,光是在這4.235公里長的第二路段,M2 CS 就比 M2 Competition 快了5.5秒!

特別在 Metzgesfeld 這個高速彎,M2 CS 的彎中速度達到了164km/h,比 M2 Competition 的152km/h要高出不少。我還能明顯感覺到,M2 CS 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中高速彎中,她擁有更高的車身穩定性,讓駕駛者以更高速度過彎。畢竟在之前,無論是 M2 標準版還是M2 Competition,車尾動態都比較靈活,偏轉向過度的;而在 M2 CS 上,M 工程師針對該部分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為什麼說「一定程度上」呢?由於 M2 車身結構的問題,在軸距及硬體不做改動的情況下,工程師也是很難做出顯著的提升。雖然這種尾部靈活的動態,在山路及賽道上是比較有「駕駛樂趣」,但對於紐北,特別是跑圈速來說卻並不是最佳設定。特別是在一些需要足夠抓地力的低速慢彎,車尾總是有抑制不住向外跑的趨勢。

即便是在 Ex-Mühle 這個上坡右彎,如果駕駛者入彎時機選擇較早,一開始就已經幾乎「耗盡」抓地力圓的極限,然後想要在出彎的時候提早給油,這時車尾就會在高負荷下,突然從抓地狀態變成向外滑移,中間缺乏過渡。因此,M2 CS 在過彎的時候應該儘量走大彎,擴大轉彎半徑,降低輪胎的負荷,而不是提早入彎,靠前輪拉著出彎的走法;與此同時,出彎時油門的踩踏也需要漸進式操作。

但這裡不要理解成 M2 CS 的抓地力不佳,因為 M2 CS 的抓地力的確已經比 M2 Competition 好太多,正如之前所說,由於車身結構限制,這種出彎偏動力轉向過度的特性卻是無法避免的。但反過來說,如果駕駛者技術夠好,能控制好後輪的負荷,不要讓輪胎過多進入非線性區域,精細控制油門,那油門也可以變成轉向系統的一部分,在入彎和出彎過程中起到正面作用。

了減輕車尾轉向過度的特性,M 部門建議:若要駕駛 M2 CS 創造圈速,需要把前輪氣壓大幅度提高 —— 例如在本場紐北測試中,就採用了前2.7bar後2.2bar的設置。雖然這樣會削弱前軸轉向的精準性,但同時也會增加後軸的機械抓地力,這是妥協的設定。

保時捷不同,M2 CS 的雙離合變速箱在自動模式下依然是偏日用的設定,無法在正確的時機自動升檔和降檔,必須自己手動來手動換擋才能跑出最快圈速。

以200km/h通過勞達左彎後來到 Bergwerk 右彎,M2 CS 可以比 M2 Competition 更晚剎車,也能帶更多剎車進彎。畢竟是 FR 布局,不能像 911 那樣太晚剎車,不然 ABS 會在入彎時不堪重負,讓車頭呈現推頭狀態。

M2 CS 標配 M2 Competition 也能選裝的 M 運動型剎車,但這次的測試車選裝了更奢華的碳陶剎車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在賽道上有著出色的抗熱衰表現,更是讓前輪的簧下質量減輕了14.3kg,後軸簧下質量下降了8.7kg。

說到減重,M2 CS 比 M3 CSL 少了個「L」,這就德語 Leichtbau (輕量化)的意思,意味著 M2 CS 並不是那種極致偷輕的車型。我們實測的這台試駕車,在滿油無乘員狀態下,比上次的 M2 Competition 試駕車輕了43kg,對於這個級別的車來說已經十分不錯了!但要知道的是,她1,588kg的體重對比起當年的 M3 CSL ,居然還重了167kg!

在碳纖維車頂 (減輕4.0kg)與碳纖維機蓋 (減輕7.5kg)的幫助下,整車重心下降了5毫米,前後配重也向後軸移動了0.2%。

最後7分42秒99的圈速成績不僅比 991.1 Carrera S 快,也比傳奇車型 M3 CSL 快了8秒之多。

至於在霍根海姆GP賽道上,M2 CS 也比 M2 Competition 快了3.1秒之多,但主要還是歸功於輪胎抓地力的提升。在例如平坦的GP賽道上,車尾向外跑的趨勢更加明顯,特別是在 Spitzkehre 這個8號彎出彎時,後尾會有明顯向外跑的情況,需要駕駛者集中注意力控制。

【車手總結】

M2 CS 是 F87 系列最後的一次終極改進,整合了許多優化設計方案,在法規允許和控制成本範圍內,把 F87 的潛能徹底壓榨了出來。只可惜,對於這台車來說,1,588kg的車重顯然還不夠輕 、不夠完美。

【譯者有感】

這台 M2 CS 測試車價格高達11萬歐元,幾乎是 M2 Competition 起售價的兩倍,然而硬體上的改動並不夠誠意,圈速提升很大部分還是歸功於 Cup 2 輪胎。感覺更像是畏手畏腳的寶馬,造了一台兩頭不到岸的「終極車」,M2 沒有復興 CSL 車型,M2 CS 也只能賣給骨子裡極度喜歡寶馬的粉絲了。

BMW M2 CS '2020

3.0L 直六雙渦輪 / 7 DCT - 6MT* / FR / 450ps@6,250rpm / 550Nm@2,350~5,500rpm

0-100km/h: 4.0s - 4.2s* / 極速: 280km/h / 整備質量: 1,532kg+ (DIN)

(影片來源:Sport auto / 撰文:Christian Gebhardt / 翻譯:@pkpk1 / 編輯:t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gVOdnQBd8y1i3sJtC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