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場雷雨
讓今天宛如入了秋
天氣涼快了
胃口自然好啦
夏末初秋時令美食也迎來高光時刻
此時的慈溪人是幸福的
海鮮正值肥美之時
葡萄蜜梨水蜜桃一口下去甜蜜蜜水靈靈
廚房的香味藏都藏不住……
從田地到海邊
用舌尖感知慈溪夏末的專屬味道
慈溪夏日的時令海鮮
隨著8月1日部分漁船解禁,慈溪人期盼已久的海鮮終於回歸,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龍頭魚、蝦蛄等8種海鮮終於又回到了慈溪人的餐桌。
梭子蟹,慈溪人又稱白蟹。每年休漁期結束的時間,就是梭子蟹統治慈溪人餐桌的時間。
民諺說:八月節,吃螃蟹。這個季節,是梭子蟹最鮮美的時候。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兩半燉豆板醬,或用蟹炒年糕、炒鹹菜、煮豆腐,是我們這一帶居民餐桌上的常菜。
蝦潺一般指龍頭魚,也是慈溪人的愛,軟軟的口感,紅燒、油炸、燒豆腐,美味極了~
蝦蛄,又叫皮皮蝦、瀨尿蝦,也是慈溪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椒鹽、白灼都好吃,當然慈溪人最愛的還是炒年糕,那滋味,美呀~
當然,慈溪本地灘涂小海鮮也必須是餐桌上的絕對王者。
這個季節的海瓜子,肉質肥美鮮嫩,瀝盡泥沙的海瓜子用蔥油一爆,肉細嫩,味極鮮。而直接用清水一焯,加些許芹菜提香,味道也是極好的。
蟶子,白灼、蔥油、鐵板燒,小編覺得都是人間美味!特別是鐵板蟶子,選用個大體肥的本地蟶子,靜養半天,後背開一刀,整齊的排放在操作系鐵盤上,放少許鹽,噴點料酒,中火烤熟、大火收汁水,臨出鍋一把香蔥,這時的蟶子,肉質緊實肥美,並散發鐵板烤制特有的焦香味。
圖:@雨神Hades
泥螺,屬龍山所產黃泥螺最為肥美,這是因為慈溪沿海有大批低潮海塗,由錢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及長江出口泥沙駕潮沖積而成,土壤肥沃,特別又以龍山一帶,條件更加優越,而在桃花盛開時所產的質量最佳,奉為上品,此時泥螺剛剛長發,體內無泥無菌,味道特別鮮美;過段時間中秋時節所產的「桂花泥螺」,雖然比不上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豐、極為鮮美。
色彩斑斕的時令蔬果
這個季節,去菜市場走一遭,五官是被充分激發的:眼中是五顏六色的蔬果,耳中是小販高聲的叫賣,鼻息間吐納的是魚肉腥味與果蔬香味混雜交融的味道……生活在此沸騰,真實觸手可及。
蔬果是夏天的本命,遵守農時規律的蔬果得到了充足日照,吸足了水分。攤位上不勝枚舉的蔬果兒們,爭相展示著「優美身段」,向過客們發出熱情「邀請」。這些鮮嫩的蔬果來到買主們家中,經過烹炒蒸煮,變成了一道道餐桌上的美味。
夏季的限量版美味
嘗過了餐桌上美味的蔬果海鮮,也不能少了這些夏季的限量版美味。它們不是慈溪獨有,但卻是慈溪人從小到大紮根在骨子裡、不可缺少的夏日味道。
本地葡萄種植以新浦鎮最多,近幾年輻射周邊,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新浦以「巨峰」葡萄為主, 7月進入採摘旺季,色澤紫黑,味甜個大;後期以「金皇后」葡萄為主,色澤翠綠,個頭嬌小,清淡爽口,別有滋味。
遍尋慈溪地界,吃桃不到掌起,吃貨還不算入門。慈溪桃子,掌起獨占9分,這9分,基本在古窯浦。自古窯浦水蜜桃產業發展以來,當地的栽培品種在原有的玉露、湖景、白鳳等傳統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新引進新玉、赤月、新月、白麗等國內外優良品種,已形成了以早、中、晚熟不同成熟期相配套的60多種主要栽培品種體系,使得鮮桃的供應期大大延長,上市時間從6月底至9月中旬。
蜜梨是慈溪市的傳統名果,早在明成化年間已有種植,現有種植面積達 3 萬餘畝,主栽品種以翠冠、翠玉、慈溪新世花、黃花、玉冠為主,慈溪蜜梨果肉脆嫩汁多,酸甜可口,具有芳香,風味獨特。其中周巷鎮是「中國黃花梨之鄉」,蜜梨栽培總面積超萬畝,占了慈溪蜜梨的「半壁江山」。
紅菱是江南獨有的美妙,不僅可食,還充滿詩情畫意。在壩渠溝塘縱橫的慈溪,紅菱更是人人皆愛的水中美物。勝山境內河塘水池眾多,水質好,水勢平穩,適合紅菱生長。鎮內紅菱種植水域1000 余畝,以勝東村一帶為最。每年九月紅菱成熟時,家家戶戶就划著采菱桶去河裡採摘。剛摘來的紅菱新鮮甘甜,即食脆爽止渴,煮熟後更加軟糯,能健脾開胃,保護腸道。
吃罷一桌夏季時令海鮮果蔬、夏日限定,再來一碗澄澈的凍蒲。慈溪夏季的餐桌,很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fbo4WwBJleJMoPMKV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