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米格-21投入越南空戰第一年戰果有限,使用者還未了解性能,也沒有合理戰術
1967年新年伊始,米格-21的糟糕勁達到谷底。1月2日,內排基地上空天氣陰沉,沒有裝備雷達的米格-17無法起飛,921團於是起飛米格-21迎擊來襲的美軍機群。但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是,美軍第8戰鬥機聯隊(指揮官為二戰著名王牌飛行員,羅賓-奧爾茲Robin Olds上校)的F-4「鬼怪」們(美軍共出動56架F-4C,參戰28架)早已藉助雲層的保護和避開了越軍雷達的幸運,悄悄守候在了越軍基地的上空。越軍飛機一架接一架從跑道起飛,但是還沒等看到友機,就被突然衝過來的美機一一擊落!在連續損失了5架飛機後(編號1812,1908,1909,2106和2206),越軍立刻終止了起飛。萬幸的是,越軍寶貴的飛行員全部跳傘逃生,這5架飛機的飛行員分別是Bui Duc Nhu、Nguyen Duc Thuan、Nguyen Dang Kinh、武玉鼎Vu Ngoc Dinh和Nguyen Ngoc Do,但是這次慘敗還是嚴重打擊了越軍921團的士氣,米格-21不得不暫時從前線退出了。
1966年在機場的美軍366戰鬥機大隊,參與了潑洛行動
不過,谷底前面就是上坡。雖然挫折不斷,但是越軍已經開始逐漸熟悉這種飛機,隨後全新的能夠令這種2馬赫高速戰鬥機大顯神威的戰術也呼之欲出了。
參戰的美軍第8戰術戰鬥機聯隊聯隊長奧爾茲上校事後回憶道:「。。。這次行動總目標是在空中消滅北越的飛機,具體做法是:欺騙、引誘擔任防空作戰的米格飛機進行反擊。對方一旦升空,就對其進行搜索,與之交戰,跟蹤追擊,將其殲滅。對實施攻擊的F-4飛機將採取措施,使其在敵人雷達螢幕上像通常的F-105機群一樣。。。我們一共出動了14個F-4小隊、6個F-105小隊和4個F-104小隊,同時還出動了EB-66、RC-121等飛機擔任支援和電子對抗。不久,我們開始發現一些米格飛機正開始準備起飛或者穿雲上升。
我們迅速擺開隊形,不久便發現一架米格-21。福特小隊立刻用AIM-7麻雀飛彈擊中了一架米格機,而就在此時,另外的小隊也接近了正在雲層轉彎的米格飛機。我做了一個橫滾機動,發現在一架米格-21的後下方,大約210度方向,速度0.95馬赫,距離敵機1371米,進入角15度。米格-21 被迫向上拉起,正好迎著太陽的方向。我立刻將瞄準具中心點對準敵機尾噴管,2枚響尾蛇飛彈先後射向敵機。突然米格-21發出耀眼的火花,一個完整的機翼和機身份離,馬上飛機失去控制,連翻帶滾慢慢向雲頂墜落。。。。。我們在波洛行動中一共擊落了7架米格飛機,此外還擊毀了2架,表明F-4模擬F-105造成的突然性這個新戰術是成功的。」
美軍飛機發射「麻雀」飛彈
第一周的戰鬥令越軍高層萬分震驚。他們不明白這種被寄予厚望的新武器為什麼會敗得這麼慘!1月8日,921團米格-21退出了戰鬥,越軍高層也坐了下來,共同探討這個情況。
與會者指出,讓米格-21像米格-17那樣與敵人纏鬥是不合適的。在近距離格鬥中,米格-21高空高速性能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其靈活性也要比米格-17稍遜一籌(美軍手中先進的F-4正是這個原因,而沒從相對落後的米格-17身上撈到什麼便宜)。而米格-21為了高速飛行所設計的座艙會限制飛行員視野-這在格鬥中是致命的。
如何該揚長避短呢?很顯然,使用米格-21的部隊必須放棄原先的近身肉搏為基礎的戰術,而儘量發揮其速度快,能夠發射飛彈的長處。在1967年12月遠距離攔截成功的經驗上,一種真正適合米格-21的新戰術誕生了-那就是高空掠襲!
此戰術的基本要求就是高速進退,突然予敵致命一擊後迅速脫離,不給敵方以反擊的機會。在這種戰鬥中,越軍決定使用小機群米格-21,通常2-4架,最多不超過10架,發揮自身目標較小,不易被察覺的優勢,隱蔽接敵,速度加到2馬赫後從敵人的後上方(對於米格-17就是開到最高速從後下方接近)高速接近,用飛彈對目標實施攻擊後,依靠速度優勢脫離接觸返航。
發射K-13紅外飛彈的米格-21
4月份,戰鬥力受損的921團再次恢復了戰鬥力。在米格-21再次亮相之前,4月25日,923團的米格-17在海防市第一次成功實踐了這種戰術,4月30日,米格-21開始登場了。
當天,雷達部隊發現一批美機正飛向義安省,921團立刻起飛2個米格-21編隊前往攔截。
首先接近目標的是阮玉杜和阮文谷雙機。他們率先發現了在2500米高度上飛行的F-105編隊,隨即開足馬力,向渾然不覺的美軍戰鬥轟炸機群發起了俯衝。阮玉杜衝到一個美軍四機編隊尾後,向編隊中的第二架飛機射出了一枚K-13,將其擊落。僚機飛行員阮文谷任務是保護長機,並不擔負攻擊任務,但是當他發現一家倒霉的F-105正好落到自己面前時,也毫不猶豫按下了飛彈發射扭,一條火龍直衝目標,頃刻間化為一團烈火。
阮文谷(Nguyen Van Coc)是越南戰爭越方首號王牌,出身於1941年,京族人,一共擊落9架敵機-6架是擔任僚機時擊落的,獲得9枚戰功勳章和胡志明紀念章,1969年6月18日榮獲「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戰時先後擔任飛行隊長、副團長。戰後1980年晉升為上校,任371師副師長,1982年升為大校軍銜,先後任370師師長和371師師長,1998升任越南人民軍空軍司令,軍銜少將;2001晉升中將。
1967年4月30日胡志明祝賀阮文谷首次空戰勝利
除了他們,另一個雙機編隊進攻也取得成果,他們在俯衝攻擊中也擊落了兩架「雷公」。眼見己方飛機被擊落,其餘的F-105被迫放棄任務,丟棄炸彈後開始盤旋搜索跳傘的同伴。
短促的突擊後,米格-21接到了返航的指令。為F-105護航的F-4直到越機完成攻擊才反應過來,開始加速,意圖追擊。但是,這樣的努力屬於徒勞,超音速衝來的米格-21根本沒等美機的速度升上來,就從他們的眼前消失了-單純比速度,F-4是不輸給米格-21的;但是,高速而來的米格-21根本就不會給高亞音速巡航的F-4加速的機會。
高空掠襲戰術的首次大獲全勝,越軍4架米格-21擊落美機4架,自身無一損失!美軍官方的記錄中則證實有 3 架 355 聯隊的戰機被擊落,包括兩架 F-105D 和一架 F-105F,4名飛行員全部被俘。
從此以後,越軍空軍的米格-21頻頻得手,從5月-8月上旬總共擊落了7架美機。這其中最有趣的現象是,美軍檔案都認為是被防空飛彈擊落的。看來,美機在被擊落前根本沒有發現對手,或者還沒來得及向總部彙報遇到了米格機。超音速高空掠襲戰術威力可見一斑!
1968年5月越南內排機場的米格-21戰鬥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