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千年歷史的廣州古村,在城市發展面前,是該讓步還是保留?

2021-03-08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擁有千年歷史的廣州古村,在城市發展面前,是該讓步還是保留?

在城市的發展建設中,越來越多的舊式建築被更新替換,逐漸演變為一座座高樓大廈。有時候,我們也不禁為之嘆息,因為,那些極富特色的建築,作為時代變換的產物,同時也在消失。

廣州,作為中國一線城市,在市中心與增城交界處,有一個叫做中新知識城的地方。中新知識城,是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建設項目,據說,要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50萬人口宜居的城市。目前,已經打造了10年,城市發展建築日新月異,這片曾被廣州市區人民嫌棄的地方,逐漸成為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段。

要說這塊地方發展得有多好?根據廣州市房產銷售數據,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知識城的樓盤一直霸占全市銷量冠軍,並且房價也在蹭蹭蹭往上漲。

要知道,中新知識城在以前是廣州偏遠郊外的農村,自建設以來,有許多村子為發展建設不復存在,但是,也保留了一些擁有歷史氣息的古村落。

在中新知識城有這樣一座村子,距離中新知識城九龍湖地段最近,並且擁有千年歷史,目前也在積極拆遷中,那些富有特色的古建築,不知道最後是否會被保留下來。但是在沒有拆掉之前,我們依然能看清楚它的美與特色。

這座千年古村名叫黃田村。

黃田村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九龍大道西側,也就是中新知識城地段,面積4.8平方公里,村中以陳姓居多,仍然保存著完整的建於宋代的陳氏宗祠三座、各類古屋數百座。

在介紹這座黃田村之前,我要先說一說九龍湖。

九龍湖是中新知識城100多平方公裡面積上最大的一座人工湖,按照中新知識城的規劃,九龍湖未來將會是中新知識城的CBD,相當於第二個珠江新城,未來,九龍湖邊會建設3座300多米高的地標性建築。九龍湖的面積雖然並不十分廣闊,但是人們已經在九龍湖島中央發現一片古墓,考古挖掘一直在熱烈進行中,據說古墓有可能來自於先秦時代。

前面說到,黃田村是距離九龍湖最近的一座村子,人們在九龍湖發現古墓之前,已經在黃田村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古墓的發現更是將黃田村打上了千年古村文化的印跡。

其實,黃田村真是一座千年古村。在其村子裡,最多的是池塘,並且有一座非常醒目的建築:世盛陳公祠。

世盛陳公祠始建年代為宋代,1772年時曾被修復過,到了嘉慶和光緒年代同樣又被修繕過。2006年的時候,黃田村又再次修繕了世盛陳公祠,當面貌一新的世盛陳公祠展露新顏的時候,全村人又是鑼鼓又是醒獅又是鞭炮地慶祝,還舉辦了百圍宴席,可謂十分隆重。

黃田村的陳姓始姐來自於江西。據家譜記載,公元1023年,陳彥約與哥哥自韶關南雄珠璣巷入粵,陳彥約曾任職過對於現代人來說相當於公安局長和教育局長的官職,當他任期滿後,被嶺南風光吸引,便攜帶家眷到了嶺南,在九龍鎮的蓮塘村落葉歸根,死後也葬於此地。

陳彥約曾另娶了一位來自於廣州增城的妻子,續妻為他生了4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名叫世盛。這黃田村的世盛陳公祠便來源於此。

如今,世盛公的子孫後代已經繁衍生息了30代人。

黃田村最有歷史氣息的古建築便圍繞在世盛陳公祠附近,青磚黑瓦排成一排,從攝影的角度來看,這是中國最有韻味的建築之一。

有不少人被這片古建築吸引,趕著在拆遷之前來看上一眼。有幾幢高樓穿插其間,看起來顯得十分突兀。裡面依然住著人,據說因為拆遷款未談攏,暫時還住在裡面。

而那些十分有看點的瓦房建築損壞已經十分嚴重,裡面也早已不再住人,只留下人們搬離之前遺留下來的破爛,人們只能在依稀的門頭上能看出此地曾十分繁華、貴氣。

這片古建築是黃田村歷史的見證。所以,擺在世人面前的是兩難選擇,一種是依據城市發展需要將這些已變為危房的古建築拆掉,一種是花費巨資將它們重新維修,變為真正的景觀。

無論哪種結果,它的成本都不會低。

最終黃田村這些古建築的命運會如何,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只能試目以待,唯一能做的,便是用鏡頭記錄下黃田村這一片最有味道的老建築。

也許,過不了多久,它們可能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