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車、摩托巡邏、無人機……眾多黑科技出動就為一場物業技能比賽

2019-11-17   無人機網

平衡車、摩托巡邏、無人機……11月16日,重慶物業服務技能競賽正式開幕。來自重慶各地的近900名尖子選手,將在項目經理、客戶服務、秩序維護、工程維修、環境保潔等5個版塊開展技能大比拼。

大比拼亮出智能元素

開幕式當天,有來自重慶22個區縣、215支隊伍、近900名選手參賽,齊聚重慶工商大學南岸校區南區運動場。比賽之前,現場舉行了盛大的物業「大閱兵」。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看到,各個競賽方隊使出渾身解數,悉數登場通過主席台接受「檢閱」,有坐花車的、有舞獅的,還有現場表演的,好不熱鬧!

物業智能設備方隊的登場是現場的一大亮點。設備方隊帶著平衡車、摩托巡邏徐徐亮相,尤其是空中那幾台無人機,體現出物業服務智能化新水平。

「大的園區巡崗就需要無人機,靠人力太累了。」重慶市物協會長羅傳嵩說,通過一些智能設備的應用,可替代一些物業服務中的特殊崗位,將人從危險和勞累中解放才出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重慶去年首批創建的152個智慧社區通過驗收,今年的驗收工作正在推進中。目前已經有超過400個報名,智能社區創建的力度在繼續加碼。

羅傳嵩以一個10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為例,實現智能化需要投入至少20萬元。這筆投入,可將人力成本降低12%,節能降耗8%,滿意度指數提升3-8個百分點,3-5年內就可收回成本。

競賽規模大亮點多

據介紹,與歷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物業技能競賽是行業參賽範圍最廣、參賽隊伍和選手最多的一次技能競賽。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採訪發現,大賽也有不少亮點,比如為響應國家垃圾分類號召,大賽特意設置垃圾分類實操比賽;項目經理崗位單獨作為競技項目,這在全國尚屬首次;在選手身份識別上,首次使用人臉識別系統,賽前幾秒鐘即可識別選手,規避替考造假行為。

將競賽項目排成小品上陣

今年的重慶物業技能大賽看點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環境保潔。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環境保潔技能競賽按照1:1的比例,搭建了一個房間,裡面的家電器具一應俱全。在觀看時,就會讓人產生這不是比賽,而是更像是在欣賞一個小品的感覺,現場畫面感十足。

現場裁判蘇卯說,一些做得好的選手,可以非常好的將比賽內容融入到「小品」當中,這在比賽中是加分項目。

稍微有點難度的是,假扮業主的演員會在比賽中不停與選手對話,這會分散選手的注意力,並影響到選手完成保潔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這些都要選手自己處理,畢竟在真實生活中是常見的。」蘇卯說,這讓現場的評委也大飽眼福,看完一場總期待下一場。

保安穿上防火服衝刺100米

在物業技能大賽現場,競賽項目有溫柔的,也有勁烈的,比如消防救援衝刺比拼。

27歲的費明剛來自九龍坡,他在比賽前從未穿過消防出警時的防火服,第一次穿的時候,他一提地上的鞋子,就意識到這場比賽的艱辛。「估計這身行頭有好幾斤重。」費明剛說,以前只是在視頻里看消防的動作非常快,現在打心眼裡佩服他們,「練起來太累了,更別說穿著爬樓了!」

比賽時兩人一組,發令口哨一吹就要迅速穿上鞋子,套上褲子,最後穿上衣服。動作完成之後,兩人要提著水袋配合併衝刺100米,最終用時短的一組獲勝。費明剛說平時跑完100米,大約要花12秒鐘,而當天他與小夥伴一起衝刺,用了45秒鐘。「從時間差距上就看得出有多累。」費明剛說。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整個重慶有物業項目約有1.1萬個,物業服務面積超過8億平方米,帶動超過50萬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