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生大白天睡覺,孔子憤怒的罵了十二個字,成為千古名言

2019-10-02   唐風宋月

蔥鬱的杏林中,枝葉招展,中天的日光下,光影婆娑。孔子正在唾沫橫飛的講課,他欣賞的目光從一個個優秀學生身上掠過,聚精會神的子夏,呆若木雞的顏回,生靈活現的子貢,坐立不安的子路,埋頭睡覺的子我。等等,怎麼,埋頭睡覺,上我的課你敢埋頭睡覺,子我,你給我站起來。

子我迷迷糊糊站起來,腿還是僵著的,有點彎不回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殭屍。孔子一看他這幅德行,氣不打一處來,破口大罵。孔子雖然喜歡發牢騷,但不喜歡罵人。發牢騷和罵人的區別在於,發牢騷顯得有內涵,罵人卻顯得很野,很沒有文化。孔子博覽群書,吃一碗文化飯,輕易不罵人。如果罵了人,肯定是氣急了。

孔子罵的很有水平:「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圬。」這句話成為三千年來所有老師罵學生出鏡率最高的詞彙,沒有之一。也不管該老師是不是也像孔子一樣博學多聞,反正這句罵人話出口沒商量。後面還跟一句「死狗扶不上牆。」或曰,子我不就是大白天睡個覺,問題有這麼嚴重麼。漢代王充就在《論衡》給子我抱過不平。他說:「大白天睡覺雖然不對,但只是小錯誤,而朽木糞土,卻是敗毀不可復成之物,這是大錯誤。犯了一點小錯就給他記大過,上綱上線,這麼做合適嗎。能讓人信服嗎」

不能說王充說的不對。因為孔子在罵完子我以後跟學生們解釋了自己的失態之舉:「我太氣憤了,我氣得太厲害了,我實在忍無可忍了。但是我罵他管用嗎,不管用。無論我怎麼罵,他都是花崗岩腦袋。以前我認識一個人,是聽他說話就相信他會照著做。現在我認識一個人,是聽他說話還得觀察他怎麼做。是子我讓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就是說,孔子氣的不是子我睡覺,而是他口口聲聲跟人說,白天睡覺不好,白天睡覺浪費時間,人生苦短,應當努力奮發。自己卻說到做不到,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子我上課不僅睡覺,而且還跟孔子頂嘴,專門問些刁鑽古怪的問題為難孔子,孔子好幾次都被他問的下不來台。有一次他問孔子:「三年的居喪守孝時間,未免太長了吧。作為一個(有正式工作的)君子,三年不參加禮儀活動,對禮就會生疏;三年不練習音樂,對音樂就會忘記。舊的糧食吃完了,新的糧食也已收割,一年一換的打火木也已經輪了一回。守孝嘛,我覺得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並沒有正面回答宰予,而是反問他:「父母去世了,沒有滿三年的守孝期限,就吃大米,穿綢緞,你安心嗎?」宰予回答說:「我有啥不安心的(是你老人家於心不安吧)。」孔子很不高興:「你安心,你就去這樣做吧。君子守孝期間,吃飯吃不出味道,聽音樂不感到快樂,起臥不安心,所以才不這樣做。如今你安心,你就這樣做好了。」等到宰予起身出去後,孔子痛心地搖頭嘆息:「宰予這個人,真沒有仁愛之心。兒女出生後,需要三年才能脫離父母親的懷抱。父母親去世後守孝三年,是天下所有人都應該遵行的規則,宰予就難道沒有得到過父母親三年的護愛嗎?」

春秋時期的大米可是珍稀食品,只有上等身份的人才吃的上。魯僖公三十年,周天子讓周公閱去魯國視察工作,接風宴上就有大米:「白黑,形鹽」。白的就是稻米,黑的就是糜子(小米的一種,色黑),都是剝了皮熬的粥。形鹽就是雕刻成虎形的結晶鹽。這讓周公閱很感動,這接待規格也有點太高了吧,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薦五味,羞嘉穀,吾何以堪之)。因此孔子這裡說的吃大米穿綢緞只是假設,意即一個守孝之人不能在守孝期間貪圖享樂。事實上子我當時有沒有吃過大米都是個問號。

又一次宰我問孔子:「夫子,如果有個仁者,有人騙他說井裡掉進另一個仁者,他會跳下去救人嗎。」孔子語重心長的說:「做人怎麼能這樣呢。一個君子,你可以當面弄死他,但不能背後陷害他。你可以欺騙他,但不能愚弄他。」何謂欺騙,就是隱藏真相,把假的說成真的,把沒的說成有的,讓你相信。何謂愚弄,就是真相就在面前,但是唬弄你接受錯誤的處理方式。孔子意思是說,如果井裡沒有掉進人,但是你卻騙我掉進了人,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井裡真的掉進了人,你卻唬弄我跳下去救,我是不會照辦的。

子我專業課上的很不好,什麼六藝六經等等一概不學,卻對怪力亂神情有獨鍾。有一次他問孔子:「書上說黃帝活了三百歲,可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人的壽命只有一百歲,那麼黃帝是人還是神啊。」孔子說:「書上寫的很對,是你理解錯誤。黃帝實際上也是人,只活了一百歲,可是他的道德教化了人民一百年,人民想念了他一百年,正好三百年。」這件事還有一種說法比較靠譜,《史記》記載的,孔子根本就沒拾這茬,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小予啊,這不是你應該知道的。」因為孔子做學問的原則很明確,「拒談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因此他對子我的提問儘量不回答,或者以正道回答,而不往怪力亂神的路子上扯。

孔子在衛國滯留期間,齊國準備攻打魯國,孔子為了保衛家園,派出兩路人馬進入齊國進行離間和反間。一路是明的,子貢,勸說田常不打魯國而打吳國,這個工程量很大,田常又是梟雄之徒,孔子怕子貢一個人完不成任務,派出比子貢更厲害的子我去了齊國,幫助其他反對力量給田常添堵,在國內掣肘田常。

子我做到臨淄宰,就是首都市長,是齊簡公身邊的紅人,跟田常分庭抗禮,二人很不對付。整日明爭暗鬥,齊簡公的司機班班長(御鞅,御,駕車,鞅,套在馬脖子上的皮帶)就跟簡公說:「一山難容二虎。現在田常和子我斗得你死我活。您應該早做決斷,在他倆之間二選一。您看該支持誰,放棄誰」。齊簡公說:「你不懂,這叫權術。我要的就是他們二人的互不相容」。

此時范蠡入了田常門下,子我覺得幹掉田常的機會來了,遂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敲開了范蠡的門。跟范蠡密謀:「范蠡,說個事。我想把田氏家族都滅了,你看咋樣」。范蠡說:「好啊,我也正有此意」。當天晚上范蠡一路小跑到了田常家告密:「宰我想把你們一家子宰了,你要不先下手為強,立馬大禍臨頭」。田常一聽有道理,打聽到子我在齊簡公宮殿里加班,馬上帶了兄弟四個趕著馬車去殺子我,不想子我事先得到風聲,把大門關了。

齊簡公一看田氏家族居然攻打自己,以為他們要造反,遂點兵派將準備攻打田常,不想被身邊人攔住:「國君您別被人蒙蔽了。田常殺的是子我,不是你」。簡公一聽放了心,把人馬遣散了。子我本來約好三軍,不見旌節不要出來。結果這個消息被范蠡事先得到報告了田常,田常已經攻占了齊簡公的宮殿,遂拿著旌節把這些人指揮起來,反攻子我,子我大敗,狼狽出逃,追及被殺,夷滅三族。

田常一看子我戰敗,兵權又在自己手裡,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立馬帶人將齊簡公一併抓了,從首都臨淄抓到田常的封地徐州。齊簡公臨終嘆息:「我要是早聽御鞅的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隨後被殺,田常立其弟為平公,獨掌朝權。

從本心而言,孔子對子我是非常看好的,他對子我的批評,是恨鐵不成鋼。子我的缺點,就是不行正道,喜歡劍走偏鋒。但是孔子深知陰謀是把雙刃劍,磨刀恨不利,利恐傷人指。要是子我正大光明帶兵攻打田常,勝負還是未知之數。可是他卻靠遊說田常紅人范蠡搞反間,這就走了一步錯棋。

反觀子我的對手田常,行的卻是正大光明之道。開始為了跟子我爭權,大斗出貸,小斗收本,因此贏得民心。幹掉齊簡公之後,馬上將以前齊國侵占魯國和衛國的土地歸還,修功行賞,親於百姓。跟齊平公說:「人們都喜歡有人對他好,誰對他好他就感謝誰,這個好人您當。人們都不喜歡受懲罰,誰對他不好他們就恨誰,這個惡人我當」。但人心普遍畏禍大於感恩,因此沒幾年,齊政盡歸田常。

子我被殺這一年,顏回病逝,次年子路戰死,再過一年,丘山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