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會上,警方展示查扣的銀行帳戶等資料。
「這些對公帳戶、個人帳戶中的銀行卡、身份證、U盾、營業執照、手機卡等資料,裝了幾麻袋!」
昨天,泉州市公安局對外通報了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偵破的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其中,「4·1」非法買賣對公帳戶和個人銀行帳戶犯罪團伙一案備受關注,在這起案件中,警方查獲的對公帳戶和個人銀行帳戶高達2700多個。
抓捕現場,警方查扣大量的對公帳戶和個人銀行帳戶。
摧毀犯罪團伙 抓獲17名成員
今年3月下旬,市公安局工作專班獲悉一個非法買賣對公帳戶和個人銀行帳戶犯罪團伙的信息,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控。專案組通過制定周密方案、精心研判分析、深入調查核查,逐漸掌握一個以李某宗為首的犯罪團伙的基本情況。
4月6日晚上,專案組在惠安、晉江、石獅等地開展收網抓捕行動,抓獲李某宗、張某紅、張某寶、施某源、蔡某力、陳某謀、吳某鐳等17名犯罪嫌疑人,並查獲大量銀行卡、U盾、手機卡、工商營業執照、公司公章等物品,摧毀了一個非法販賣對公帳戶和個人銀行帳戶的犯罪團伙。
據參與辦案的石獅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朱俊偉介紹,團伙主要嫌疑人李某宗,1977年出生,惠安崇武人,長期無業。今年以來,李某宗在上線的授意下,擔任「管理」「馬仔」的角色,籠絡了張某紅、張某寶等來自惠安、晉江等地的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向一些需要用錢的社會人士收購個人銀行帳戶和對公帳戶。
查獲2700多個帳戶 涉及10多個省市
這個團伙如何收購個人銀行帳戶和對公帳戶,對公帳戶對詐騙分子有什麼作用呢?
「銀行帳戶相當於詐騙分子的『糧草通道』。」朱俊偉介紹,銀行帳戶是電信網絡詐騙中的重要環節,詐騙分子得手後,要將騙來的資金儘快流通、洗出去,為了避免公安機關打擊,都不會使用自己的帳戶,而是使用從網上購買的個人銀行帳戶、對公帳戶。
對公帳戶可信度高,許多受害人正是看到是「公家帳戶」,才輕易相信而將錢轉入。對公帳戶的網上轉帳額度高,有的甚至高達500萬元以上,詐騙分子利用對公帳戶轉帳,可以減少購置多張銀行卡的成本和周折。
在接到上線指令後,李某宗和團伙成員採取向全國各地大中專院校學生、勞務市場找工作者、農民及偏僻山區的老人等群體,購買銀行卡、身份證、U盾、手機卡等四件套,購入對公帳戶,而後統一運送到李某宗位於惠安縣城的租房處,再由李某宗、張某寶等人負責販賣。在「黑市」中,一個個人銀行帳戶的價格從幾百元至幾千元、一套對公帳戶的價格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該團伙低價收購、高價賣出,從中賺取差價。
經梳理,專案組查扣450多個對公帳戶和2260多個個人帳戶,除了21個在福建省內開戶以外,其他帳戶均在省外開戶,涉及河北、山東、陝西、浙江、河南、廣東、江蘇等10多個省市。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中。
出售個人帳戶 可能涉嫌犯罪
「非法開設、買賣對公帳戶是違法犯罪行為。」民警介紹,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假冒身份、非法買賣銀行帳戶的單位和個人,將停止帳戶所有交易活動,5年內企業、法人不得開立新的帳戶,並納入不良信用記錄。《刑法》也明確規定,非法出售營業執照、公章的,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非法開設對公帳戶、買賣對公帳戶、非法持有他人帳戶的,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最高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樣,出售個人銀行帳戶,有可能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買賣身份證件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以及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等。民警提醒,賣個人銀行卡和身份證等信息,可能「攤上大事」。(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李肇興 文/圖)
相關新聞
全市破獲 電信詐騙案744起
全市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4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53名。其中,破獲涉及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5名,破案數、抓獲數均列全省第一……昨日,泉州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總體情況。
本報從新聞發布會擷取公安機關通報的關鍵詞和關鍵數據,以供了解泉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成效。
744起:截至4月25日,全市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44起,比升58.6%;抓獲犯罪嫌疑人953名、比升25.9%,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386名、比升41.39%。
12場:市公安局、市政府聯席會議總召集人,先後主持12場黨委會、辦公會和專題會,強調堅持打擊、防範、整治多管齊下,部署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
紅黃牌:今年3月16日起,市政府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周通報各地工作排名情況,並根據通報累計4次、6次、8次分別予以黃牌、紅牌警告和掛牌整治。
79個:今年以來,全市通過對公安部推送的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線索進行研判,從中打掉詐騙窩點79個,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428名,查獲GOIP設備、多卡寶設備等一大批作案工具。
全省第一:截至4月25日,全市破獲涉及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5名,破案數、抓獲數均列全省第一。泉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打擊專業隊組織破獲晉江「2·5」特大詐騙280萬元案、洛江「2·19」系列詐騙300餘萬元案、鯉城「2·9」詐騙10·3萬元案、安溪「3·4」詐騙46·4萬元案等一批大要案件。
18857戶:3月16日以來,累計凍結風險企業對公帳戶18857戶、永久凍結涉案對公帳戶2924戶。
1300起: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發送預警提醒簡訊493萬餘條、人工電話預警1.92萬人次、語音預警8.63萬條,成功阻止1300起正在被騙案件,有效減少群眾經濟損失。(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李肇興)
來源: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