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垮的成年人: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2020-11-03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被壓垮的成年人: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01被壓垮的家長們

今天在熱搜上看到一個話題: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在家長群里,老師要求家長們批改作業,還似有似無地「提醒」了一句:你們配合我們的工作,自然我們也會更加在意你家孩子

然後有個很剛的家長表示,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逛了一圈。

發現不僅是批改作業,還有很多奇葩的案例。

像是節假日需要做手工,群里消息回復慢了會被批評,家長得請假去學校畫黑板報,還得去學校打掃衛生。

最誇張的一個是,孩子每天的作業,得家長幫著記

挺大開眼界的。

我們小時候上學,乖一點的小孩,就買那種小本子,整整齊齊地把每天的作業抄下來;散漫一點的,自己記不清作業,就問同學;沒做作業的,就自己硬著頭皮去學校挨罵

我上高二的時候,我媽還一直以為我是高一。

就這樣,野蠻生長

有調皮搗蛋的,有自己摸索著學習的,有同學之間互相拉扯著學的。

過了一場場的考試,到達了每一個畢業的節點,長成了獨立的大人。

我爸媽現在管我小侄女的學習,發現管一個比以前管三個還要累。

要配合老師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要成為孩子的監督人,監督不好,就自己成為學生。

如果孩子的作業,都要靠家長記得。

孩子完不成作業,圈家長群里提醒。

這樣的孩子,怎麼獨立?

我們期待孩子獨立,但是做了讓他根本無法獨立的事情

02束手束腳的老師們

現代的孩子,好不了了。

家長很辛苦,要替做作業。

老師也鬱悶,孩子不寫作業,吵也不行,罰也不行,沒辦法,那我就要去圈你家長自己打了。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事,老師現在不會主動做了。

以前是管教,管在前,教在後,現在是只教不管,做多了確實危險。

之前出過一個新聞,女老師懷孕了,孩子們好奇,老師就趁機普及了相關知識。

家長很生氣地表示: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紀嗎。而且,一個班級除了女生還有男生,你不知道要避開男生嗎,你還當班主任的。

蠻替這位女老師委屈的。

你說如果老師總是這樣被苛責,被舉報,總是被家長反向要求,被家長一追問就問到晚上12點,他還有什麼意願和動力主動做一些事。

一部分家長越俎代庖得多了,老師束手束腳,不願意管。

那好吧,推給家長管,開頭提到的那部分家長,崩潰了

僵持不下,孩子容易被困在夾縫之中

有個網友就看得挺通透,講說:「我做老師從來不去跟家長瞎扯,也不指望家長去怎麼輔導孩子。但是我要求的東西學生不完成,不認真是會被錘的。

不指望家長,能管的就管,不能管的,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證每個孩子不掉隊就好了。

03別繞過學生

好的教育,其實是各司其職

老師別老讓家長去給孩子改作業了,你是給孩子們教授知識,並且保證學會的人。

有人在那兒義正言辭地講,自己親生孩子,批改一下作業有何不可呀?

底下的高贊評論回懟得極好:何不食肉糜。

很多家庭能送孩子上學,就很不容易了,批改作業的硬性要求,一下就讓愛和關心變得極具門檻。你上班之餘,得有時間、耐心、精力和能力。

如果老師把自己該做的事給家長,其實會放大社會經濟地位差距帶來的影響。

高學歷高水平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會更優秀,而低學歷自顧不暇的家長,真的會被壓垮的。

家長也別幫著孩子去記作業寫作業了,學生才是記作業寫作業的人。

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兒。

他可能會覺得,所有的事情,不會做或做不好,會有家長兜底

因為總有家長兜底,他會被要求完成很多,沒有家長幫助就根本就完不成的作業。

這樣的作業多了,總不會做,總做不好,總得靠家長兜底。

惡性循環。

已經不是揠苗助長的問題了,是家長代替孩子,成了苗。

老師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家長,中間繞過了學生。

於是,家長精疲力竭,孩子在裡面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

總是這樣的話,家長群的存在確實是一種負擔。

退出也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MEpjHUBxV5JH8q_pV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