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援鄂醫療隊戰「疫」瞬間:以生命赴使命 詮釋醫者大愛

2020-04-02     濱州網

「媽媽什麼時候回來?」

「把病毒消滅後就回來!」

每次進隔離區之前,醫療隊成員都要互相幫著整理防護服。

隔著玻璃,醫療隊成員相互加油打氣。

「我不是軍人,但我仍然要給你們敬禮!」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治癒患者向醫療隊成員表示感謝。

5歲的濱州姑娘「開心」說。「開心」的媽媽是濱州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濱醫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苑東欣。3月30日下午,在圓滿完成醫療救治任務後,濱州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5名隊員順利返回濟南。至此,濱州五批共計76名援鄂醫療隊員全部平安返魯,一個不少!

從1月25日大年初一到3月30日,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濱州的白衣衛士在疫情最危險的時期,以生命赴使命,先後五批奔赴戰「疫」一線。 「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關鍵時刻我願意去援救更多的病人。」一位援鄂醫療隊成員說。

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穿上隔離「戰衣」。來自急診重症醫學科的他們守護著中法新城的患者。

深夜裡,醫療隊成員做患者的「守護者」。

「沒有親身經歷,就不會感受到,平時只穿一件隔離衣、不戴護目眼鏡上班是件多麼幸福的事。」醫療隊成員張盼盼說。

醫療隊成員劉振蘭率先在方艙醫院帶領患者鍛鍊「呼吸操」和「八段錦」。

遠程會診系統投入使用後,通過視頻就可以與五個縣區醫院及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進行遠程會診,提高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由於防護服密不透風,口罩也緊緊地壓在鼻樑上,摘下口罩,臉上滿是深深壓痕。

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武漢同濟醫院的重症病房,在武漢漢陽的方艙醫院,每一個「戰場」都有難以預知的危險;數小時覆蓋著厚重、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即便身軀再嬌小的護士也要咬牙撐住;長期佩戴護目鏡之後,面頰上勒出的壓痕清晰可見……即便如此,所有的醫務工作者都始終克服一切困難,冒著被傳染的風險,竭盡所能照料每一名患者,為患者加油、打氣,鼓舞他們不要畏懼、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在一線,他們經歷過因疾病特殊、無家屬陪護的患者,生活及治療護理均由隊員們負責;經歷過年齡最小僅有9 個月的患者,一家三口全部確診……每一分一秒,他們都在和「死神」賽跑。在一線,有著最乾淨純粹的醫患關係——「我為患者,患者為我」;有最溫情的感人故事——互相幫助,相濡以沫。每一位患者,眼神里對生命的強烈渴求成為援鄂醫務人員內心最大的動力,而治癒出院患者的點贊與笑容,則成為他們最好的「禮物」。

治癒患者的點贊與笑容,是醫療隊成員收到的最好「禮物」。

病毒無情人有情。他們堅守在崗位「不離、不退」,一句「責無旁貸」,為所有人增添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面對疫情的挑戰,醫療隊成員們舍小家為大家,詮釋醫者大愛無疆。

(圖片由濱州援鄂醫療隊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H_9OnEBrZ4kL1Vi2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