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區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包括易武、麻黑、易田、曼洛四個鄉。原屬古曼撒茶區,為古六大茶區之一。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易武幾大山頭出產的茶料歷來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睞,而「麻黑」又是易武茶中最具韻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幾大產區的茶來說,不論從品質還是產量來說「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茶品。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歷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易武幾大山頭出產的茶料歷來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睞。
六大茶山鼎盛時期,漢族人從石屏或從江西來到麻黑,全村以漢人為主。
麻黑因為交通較為便利,且相較其他小產區更加高和穩定的產量,成為了它在易武體系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麻黑名字的由來
「麻黑」原來叫做大路邊,是易武著名茶區之一,也是易武歷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據說,解放前此地茅屋眾多,一不小心就會起火。屋子經常被燒得麻麻亂黑乎乎,故而把此地命名為「麻黑」。
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麻黑寨是處在在通往寮國的大路旁邊,過去從寮國趕著馬到易武,天亮出發,走到「大路邊」,天已是要黑不黑了。當地人將天快黑了稱作「麻煞黑」,「麻麻黑」或「麻黑」,後來慢慢就將大路邊叫成麻黑了。
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氣,麻黑古樹茶功不可沒。麻黑古樹茶品質上乘,源於麻黑人世代相傳的匠人精神。
俗語稱:茶葉興、麻黑興。不管經濟好壞,麻黑人都從未停止過制茶。這裡的人們一直遵循著祖先傳下來的力求完美,止於至善的手工制茶精神,虔誠恪守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祖訓。
麻黑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
麻黑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鄉麻黑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東北邊,距離易武鄉9千米,是麻黑村委會所在地。海拔1,331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95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等農作物。
麻黑是易武「七村八寨」的七村之一,易武的核心產區與山頭。在易武眾多山頭中,茶園面積最廣,產量最大的一個片區。其茶園生長之處,山高谷深,雲霧繚繞,茶園與森林混生,映掩在森林之中,環境十分優美。
易武麻黑片區的古樹茶為了增產,基本都被矮化過,只有國有林中的少部分古樹茶因藏於深山之中而沒有被矮化。
麻黑古樹茶是易武系古樹茶的代表性產品,著名的麻黑茶王就生長於這裡。其口感、品質穩定上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易武茶的整體口感。
易武麻黑古樹茶特點
外形:干茶茶條俊秀俏麗,色澤墨綠油潤,芽茶銀白髮亮,遠看似秋霜,近看是銀毫;茶湯湯色明黃,清透明亮,宛如琥珀。
香氣:茶湯吸收了清新的花香,入口的剎那細膩陰柔的花香傾瀉而出,縈繞在唇齒間,隨著呼吸噴薄而出。陰柔只是它掩藏光芒的外衣,麻黑的茶帶有一股山野氣韻,貫穿首尾。
湯色:從黃綠明亮轉變為橙黃明亮,最後轉變為橙褐透亮。
滋味:麻黑茶水路細膩順滑,甜柔綿潤,滋味鮮活,茶味濃郁飽滿,口感層次豐富。湯糯、柔、清、雅,花果香,留杯時間長,口感寬廣飽滿,柔中帶剛,綿密,細膩,韻致精深。
葉底:彈性好厚實,油潤,柔軟,厚實,耐沖泡,色澤由黃綠色,最後轉變成黃褐色。
古樹茶沖泡幾泡後,香氣逐漸濃郁,花香轉化為花蜜香,入口爽甜,每一泡都有不同的感受。
麻黑茶的靈魂在於存放,等待會讓它韻味更悠長。而其中早春茶茶湯香氣韻味最佳。
麻黑普洱茶陳化特點:
麻黑古茶在第一年是清香,醇正,有特有的焦糖(蜜蘭)香氣,是古樹與台地的根本區別。兩年以後清香走,陳香開始出來。
第3年到第5是古樹轉化的特有階段,茶會突然變得缺少底韻,那是這時候茶的陳香還沒完全釋放出來的緣故。古樹茶是清醇純凈,喉韻氣顯,陳香慢慢在陳化中越來越強。
第6年開始陳香明顯,有底韻,到10年以後古茶進入極品期。這時候底氣十足,甜水顯,回甘好,生津力強。
麻黑茶最出名的是焦糖香,當然也有人喜歡蜜香,麻黑古樹普洱茶香氣更多傾向於焦糖香。焦糖香加上甜度,澀度低,回甘持久。
易武是普洱茶愛好者心中的聖地,麻黑寨則是茶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對於麻黑茶來說,是很多茶人想擁有的茶品之一,它溫柔卻不失個性,讓人留戀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