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細觀察了《小歡喜》里的三個媽媽,發現她們有一個共同點

2019-09-03     家長會了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小歡喜》在上周大結局,人們的淚腺也終於可以歇歇了。這部賺足了「感同身受」的連續劇,聚焦了三個高三孩子的家庭。豆瓣評分高達8.3分。

作為育兒主力軍的媽媽往往控制著整個家庭的氛圍和走向,尤其是對孩子的掌控。劇中的三個家庭濃縮了三個類型的媽媽,都極具代表性:

宋倩:極度控制型媽媽


童文潔:咋呼激動型媽媽


劉靜:溫柔朋友型媽媽


宋倩:極度控制型媽媽

宋倩在辭職陪女兒備戰高考之前是全市的金牌物理講師,並坐擁5套房學區房。她與丈夫離異多年,獨立帶大女兒。

女兒喬英子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學霸、美貌,還格外懂事。這樣的家庭按理說應該是最沒有煩惱的家庭,然而這位媽媽是這部劇中最焦慮、最具有爭議的媽媽。

作為曾經的金牌教師,對自己女兒的學習要求幾乎達到了變態的程度。

為了讓女兒有更高效的學習環境,決定在家裡安裝玻璃隔音房,隔音且方便媽媽管控。真是只有不敢想,沒有不敢做。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一股被極度控制的寒意……


隔三差五髮捲子、做習題、提煉高考重點。


女兒小測驗考了第二名,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替女兒設定的高考終極目標就是北清!只有北清!痴迷天文學的女兒想去南大天文系逐夢,她拚死阻撓。(南大天文系全國排名第一,南大也是響噹噹的一流名校!)女兒的夢想在她眼裡一文不值,就連女兒報名參加天文夏令營也會被她嚴令禁止。

在宋倩眼裡高三的孩子以學業為重,生活是學習的輔助組成。生活要為學習讓步,生活的一切核心就是學習和高考。

為了保證有健康的身體應對學習,宋倩每天變著花樣地做補品:燕窩、藥膳湯、海參,從早上開始就是一大堆補品等著英子,哪怕英子一臉厭惡。

女兒想吃油條,不行!萬一吃壞了肚子(影響了學習)怎麼辦?基本不允許女兒在外就餐,理由竟然是耽誤學習!

英子想要有喘息的時間,不行!小測驗結束,想玩樂高,不行!就連她的生日禮物都是護眼儀……這一波操作讓人有種無處可逃的恐懼感。

女兒被壓的喘不過氣,去爸爸家偷偷玩樂高被媽媽無意中發現。宋倩的每一句話都不給任何反駁和反抗的機會,用犧牲和付出把女兒壓得死死的,聲嘶力竭地哭訴自己的不易和艱辛。

童文潔:咋呼激動型媽媽

童文潔是企業白領,和丈夫方圓也都是名校畢業,家境也不錯,對兒子的教育經歷了從佛繫到焦慮的轉變,起因是方一凡在即將升入高三的重要時刻被老師要求「蹲班」,這一打擊讓童文潔手足無措,隨後加入了閨蜜宋倩的鐵腕大軍。


懟學習不上心的兒子一點不留情



兒子闖禍,衝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劉靜:溫柔朋友型媽媽

劉靜應該是所有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型媽媽:優雅大氣、柔聲細語、知書達理還特別注重和孩子的精神交流,也深諳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


兒子季楊楊個性十足,因為長期不在父母身邊長大,高三才被父母接至身邊生活,所以和父母有隔閡,尤其是和作為政府官員的父親關係緊張,經常硬碰硬。媽媽劉靜經常在丈夫和兒子中間傳話撮合,緩和父子關係。

詢問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兒子對於高考和未來有什麼打算。先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會責備孩子,只有理解和支持。




當得到兒子有些混不吝的回答以後,劉靜也沒急著跟孩子說教,反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且選擇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場鼓勵和說服孩子。

因為知道父母沒有責備也沒有空談人生大道理,季楊楊才打開心扉,自己說出測驗不理想的感受。

懂得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化矛盾和隔閡如春風,化爭吵和不滿為溫情,劉靜這位媽媽的高超溝通技巧是絕大部分媽媽和家長都望塵莫及的,應該也是大多數孩子理想中的媽媽形象。

但理想中的媽媽也並不完美,她因為和丈夫的工作原因缺席了孩子的整個童年。

宋倩雖然控制欲強,但是作為單親媽媽的她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幾十年如一日既當爹又當媽;既當媽又當輔導老師。

童文潔雖然咋呼愛激動,但是會自我反省,也不吝嗇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憤怒數落孩子妙語連珠,揮淚給孩子道歉也真情實意。


三位媽媽各有優缺點、性格不同、背景不同、育兒理念不同,但是她們有一個共同點:不遺餘力地愛孩子。

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拼盡全力想要對孩子好的媽媽;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普通的會犯錯也會迷茫的媽媽。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Fcr-GwBJleJMoPMoP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