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昆蟲可能沒有發達的大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會感到恐懼。加拿大生物學家對蜻蜓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對周圍環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現在它們面前都能把它們嚇死,即使它們沒有被吃掉的危險。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生態學》雜誌上。
在實驗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一群蜻蜓幼蟲(年幼的蜻蜓是水生動物)和食肉性魚放在同一個水族館裡,但這兩個群體是用遮擋物分離開的,蜻蜓可以看到魚,並聞到魚的氣味,但魚無法吃到蜻蜓。看到魚的蜻蜓幼蟲比那些沒有看到魚的蜻蜓幼蟲存活率低2.5至4.3倍。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生物學家洛克·羅(Locke Rowe)教授說:「我們的發現令人意外,許多蜻蜓一看到捕食者來到它們面前都被嚇死了。」
在第二個實驗中,暴露在魚類面前的蜻蜓幼蟲蛻變成其成蟲過渡期的死亡率達11%,而在自由環境中發生蛻變時的死亡率只有2%。羅先生說:「蜻蜓幼蟲通過蛻變成為成蟲,但我們發現大多數暴露在魚類面前的蜻蜓幼蟲無法成功完成蛻變,往往在蛻變過程中死亡。」 他補充說:「獵物如何擔心被吃掉是一個重要的生態課題。
通過研究,我們已經了解了這些反應如何影響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動物在壓力條件下的反應,要麼因為捕食者的出現,要麼來自自然或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們漸漸發現,壓力帶來死亡的風險更大。」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以適用於所有生物體面臨的任何壓力,該實驗可以建立一個模型,為今後研究「壓力的致命影響」作為理論依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F26dm8BMH2_cNUgJ8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