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從既定邁向未知。在世界的加速變化之中,科技、經濟等眾多領域陷落於更大的不確定性中。
2020年,我們看到影響未來的變量越來越多——疫情的不期而至,讓人類被迫進入了數字生存的時代;國際關係的風雲詭譎,掣動了全球化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智能科技的不斷疊代,改變了科研範式和產業業態。
2020年,「天問一號」已經帶著我們的夢想飛向火星,深邃的太空或將成為人類文明的新起點。
在眾多不確定性中,我們首先得考慮一個大前提,未來我們將在哪生活,如何生存?
下一站火星,人類應該如何到達?而當我們來到火星,該如何解決能源、食物、居住等生存危機,又是否需要重新規劃和改造?我們是否能實現星際移民,讓人類成為星際物種?
火星不僅僅是深空的坐標,也是未來人類星球的鏡像。
The Way To Mars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
但人類不會永遠被束縛在搖籃里。」
——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01
只有會飛的人類
才有未來?
苟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
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個不知名的小行星撞擊到了墨西哥灣一個半島上,引起地殼振動,導致全球海嘯,撞擊地球的岩漿短時間之內飛濺到千里之外,極高的溫度點燃了森林,大量氣體在天空中瀰漫,數年不散,恐龍突然間滅絕了。
6600萬年前,一場撞擊,恐龍突然間滅絕了
這次事件讓曾經的陸地霸主轟然倒下,而少數會飛的恐龍則逐步演變成了鳥類,一直生存至今。這件事告訴我們,無法擺脫地球引力的種族是無法長久生存的,只有那些會飛的種族才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假如地球再次經歷一場類似的災難,人類是否能生存下來?
雖然類似於6600萬年前的災難太過於稀有,但全球溫度升高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科學家研究,最多1萬年,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了,因此人類必須為為擺脫地球引力,移居其他星球做好準備……
02
如果我們要太空旅行,
什麼技術必不可少?
吳曉靜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火星/探月任務VLBI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7個月,4億公里,中國人正式向火星進發。
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距離,是誰在指引天問一號前行?
7個月,4億公里,中國人正式向火星進發
一直以來,人類都有太空旅行的夢想,但要實現它需要克服太多困難。比如火星探測,不止要攻克距離的難;還要克服星體間的引力、大氣層、宇宙物質等干擾因素;如何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信息傳輸的及時性、高精度的導航……
登上火星,實現星際旅行,一次次火星、探月任務中,科學家們有什麼導航必殺技,又有哪些發現?
03
如何在火星上科學地種土豆?
何志平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
電影《火星救援》的男主角把土豆種上了太空。在搞定了氧氣、水分和肥料後,土豆們像它們400多年前的祖先一樣,在火星上繼續承擔起為人類消滅飢餓的業務。
太空中種上了土豆,電影劇照
雖然這是科幻片里的情節,但太空栽培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也是未來必須要做的事。
火星探測任務的重點目標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形貌、物質成分、環境、生命跡象等。「天問一號」任務有13台有效載荷,它就像 「火星探險者」的眼、耳,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火星的奧秘。
每一個載荷各自的目的是什麼呢?
它們如何工作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我們究竟能不能在火星上種土豆?
我們如何確定最適合種土豆、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未來人類能否走出地球,在其他星球上生存?
04
如何在火星上辦一場奧運會?
賈陽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究員、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
今年是2408年,本屆火星奧運會已經啟動了。無論是從公元前開始的古代奧運會,還是1896年的現代奧運會,都成就了許多地球風雲人物,本次,我們將目光鎖定在火星英雄。
目前看下來,火星玻璃城堡是個適合的體育場,但是具體賽事可能需要根據火星環境做出調整。
或許火星玻璃城堡是個適合的體育場
和水相關的一些項目,比如游泳、賽艇、帆船得取消,因為在火星上大量用水等同於犯罪。另外,馬術也辦不了,嚴格的行星際旅行政策規定了目前人類是唯一被允許抵達火星的哺乳類動物,或許未來會有改變。田徑、鉛球比賽、跳高跳遠等似乎都沒什麼問題,火星的重力加速度遠小於地球,這些運動員更會身輕如燕。
但是也有一些問題留給我們:
射擊、射箭等瞄準需要藉助一些工具嗎?
曾經的歷史記錄會被刷新嗎?
還會衍生出什麼新的賽事呢?
……
距離人類搬去第二星球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必須如何更好地通往未來?
因為各種不確定,這條路註定錯綜複雜,可能暢通無阻,也可能峰迴路轉。
我們如何確定通往理想世界的坐標?如何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呢?我們該如何追趕?如何引領?如何⾛在新時代的前線?
New Engine
「科技——偉大而轟鳴的變革引擎。」
——阿爾文·托夫勒
科技不斷變革,而在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未來的「遊戲」規則。
科技引領未來
通信網絡和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智能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這個新的坐標下,晶片研發為何纖豪必爭?
數據在不斷增值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安全問題?
從5G邁向6G,智慧將如何躍遷?
人工智慧將怎樣研究更深層次的因果關係?
「數據資源」與「智能工具」是否就是未來的「主動權」?
更多嘉賓,敬請期待!
2020未來大會,我們將一同尋找新的啟航原點、新的發展坐標、新的生命方向,我們希望以這份導航圖為我們不確定的未來,帶來新的希望和方向。
2020造就Future
大會時間:2020年9月19日
活動地點:上海楊浦濱江明華糖倉2樓(楊樹浦路1578號)
大會主題:導航 Road Map
普通門票價:上午場99元/張 下午場119元/張 全日通票199元/張
會員門票價:上午場79元/張 下午場99元/張 全日通票159元/張
參與方式:添加造就小助手微信(zaojiu16),獲知更多大會信息及售票活動
觀眾須知
1.門票可以退換嗎?
門票一經售出無法退換,請觀眾合理安排時間前往參會。請認準官方售票渠道,其他渠道購買票據請慎重,如有問題概不負責。
2.購票成功後該如何領取門票?
購票成功後,現場出示票號或手機號碼末四位簽到入場。
3.如何查詢票號?
APP內付款:MY 我的卡包
公眾號內付款:造就會員 個人中心 我的票券
4.活動開始前多久可以進場?
活動開始前一小時開放進場。
5.可以帶小朋友嗎?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兒童需憑票入場。
6.現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本場活動場館內禁止外帶食品及飲料。手機請全程保持靜音,不要隨意走動。
7.嘉賓出場順序
演講嘉賓出場順序以現場情況為準。
8.諮詢聯繫
任何疑問可聯繫造就小編(微信:zaojiu16)諮詢。
一鍵直達2020造就Future大會購票頁:https://mp.weixin.qq.com/s/scwyTzKbaov-ZKyVPcLWMw